孫靖宇/李亞運AFM:雙向電催化劑,助力高負載鋰硫電池! 2023年10月8日 下午10:39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17 具有多種類型金屬中心和不同配位數的單原子催化劑被廣泛用于Li-S電池領域以促進氧化還原動力學。然而,與局部原子組成有關配位環境的調節以決定硫電化學的催化效率,迄今為止仍然有意義但尚未探索。 蘇州大學孫靖宇、深圳大學李亞運等表明與FeN4對應物相比,具有設計的FeN3P1配位結構的新型單原子鐵介質可促進雙向多硫化物轉化。 圖1 材料設計及表征 具體而言,作者設計了一條高效的聚合-碳化合成路線,以制備錨定在N和P摻雜的多孔碳框架(FeSA-PN@PNC)上的配位鐵單原子,作為促進硫氧化的電催化介質。理論計算表明,(N,P)雙配位的Fe位點有利于錨定LiPSs并加速Li2S分解。 詳盡的電分析測試、電化學表征和原位儀器監測進一步顯示,與受控的FeSA-Nx@PNC相比,通過FeSA-PN@PNC促進了雙向多硫化物轉化,這表明引入P原子來改變局部配位在鐵單原子的催化活性中起著關鍵作用。 圖2 理論計算 因此,受益于FeSA-PN@PNC介體有利的雙向電催化行為,由此衍生的S/FeSA-PN@PNC電極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顯示出優異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構建的Li-S電池在1.0 C下每循環的容量衰減為0.04%,即使在6.4 mg cm-2的硫負載下也表現出可觀的6.2 mAh cm-2容量釋放。總之,這項工作為設計以高性能Li-S電池為目標的具有優化原子排列的先進單原子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 圖3 Li-S電池性能 Altering Local Chemistry of Single-Atom Coordination Boosts Bidirectional Polysulfide Conversion of Li–S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fm.202203902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8/e8f4e1da71/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馬騁Nature子刊:可同時用作正負極和固態電解質,并循環超2500次! 2023年10月7日 8篇電池頂刊:劉永暢、潘鋒、張強、何冠杰、吳飛翔、朱智強、張鎖江、陶新永等成果 2023年10月10日 ?孫學良院士,重磅Angew! 2024年1月6日 ?Nano Letters:調控雙金屬硫化物上的配體,實現高效電還原CO2制甲酸 2023年10月3日 ?喬世璋/冉景潤,最新JACS! 2024年1月18日 毛秉偉/田中群/崔屹Natrue子刊:DS-PERS原位解析Li負極上SEI的演化 2023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