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刊連發!北大郭少軍團隊Nature子刊、AM! 2023年10月9日 上午3:20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8 前言介紹 2023年3月27日,北京大學郭少軍教授團隊在Nat. Synth.上發表了兩篇最新成果,即“Photocatalysis of water into hydrogen peroxide over an atomic Ga-N5 site”和“”。詳見:北大郭少軍教授,最新Nature Synthesis! 僅間隔一天,即3月29日,北京大學郭少軍教授等人又在Adv. Mater.上發表了題為“Cu-doped Heterointerfaced Ru/RuSe2 nanosheets with optimized H and H2O adsorption boost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is”的文章。下面對該文章進行簡要的介紹! 內容簡介 釕硫族化物是一種用于析氫反應(HER)的有前景的Pt基催化劑替代物,但由于H和H2O的吸附強度不合適,經過充分研究的硒化釕(RuSe2)在堿性介質中仍表現出緩慢的HER動力學。 基于此,北京大學郭少軍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學黃勃龍教授等人報道了一種新型的Cu摻雜Ru/RuSe2異質納米片(NSs)催化劑,該納米片具有優化的H和H2O吸附強度,可以在堿性介質中進行高效HER催化。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其優異的HER性能歸因于獨特的異質界面結構和Cu摻雜的協同效應,不僅優化了具有合適d帶中心的電子結構以抑制質子過結合,而且通過增強H2O吸附來緩解能壘。 測試發現,Cu摻雜Ru/RuSe2 NSs在堿性介質中進行HER時,在電流密度為10 mA cm?2時表現出23 mV的小過電位、58.5 mV dec?1的低Tafel斜率,以及在100 mV時0.88 s?1的高周轉頻率(TOF),這是貴金屬基電催化劑中對HER最好的催化劑之一。此外,在5000次循環電勢掃描后,Cu摻雜Ru/RuSe2 NSs催化劑沒有顯示出活性衰減,表明其對于HER具有非常高的穩定性。該工作表明異質界面調制為設計更高效的電催化劑開辟了一種新的策略。 研究背景 水電解產生的氫氣(H2)具有高能量密度、含量豐富和環境友好性等優點,已作為化石燃料的清潔和可持續的替代品。其中,開發高效耐用的電催化劑,加速HER的反應動力學,是大規模生產H2的關鍵。鉑(Pt)基催化劑是目前在酸性介質中使用最廣泛的催化劑,但Pt在堿性溶液中的HER本征活性較差,比在酸性溶液中低大約兩到三個數量級,限制了Pt在堿介質中電化學水分解的使用。 在堿性介質中用于HER的非Pt電催化劑中,金屬磷化物、金屬氮化物、金屬硫化物和金屬硒化物的2D納米材料被證明是用于堿性介質中HER的Pt基催化劑的有前途的替代品,因為它們具有大的表面積和邊緣、缺陷和應變驅動的高本征催化活性。然而,目前對于立方RuSe2,由于H和H2O等活性物種的吸收強度不合適,它在堿性介質中仍表現出緩慢的HER動力學,導致HER活性相對較低。因此設計一類Ru基催化劑來調節電子結構,優化H和H2O的吸附行為,對于提高HER性能非常可取,但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圖文導讀 作者采用兩步法制備了Cu摻雜Ru/RuSe2非均相納米片。首先以Ru3(CO)12和Cu(acac)2為金屬前驅體,l-抗壞血酸(L-AA)為還原劑,油胺(OAm)為溶劑和表面活性劑,以Ru3(CO)12分解的CO為表面限制劑,合成了Cu摻雜Ru納米片(Cu-Ru NSs)。 通過分析垂直于TEM網格的納米片,合成的Cu摻雜Ru NSs具有三角形納米片的主要形貌,平均橫向尺寸為~14 nm,厚度為~2.1 nm。不添加Cu(acac)2時,合成的產物主要為納米團簇和不規則納米片,隨著Cu(acac)2含量的減少或增加,合成的Cu摻雜Ru NSs的質量下降。此外,L-AA的還原劑對于合成高質量的Cu摻雜Ru NSs非常重要。不加入L-AA,會產生不規則的納米顆粒。 圖1. Cu摻雜Ru/RuSe2異質納米片和Cu摻雜RuSe2納米片的制備示意圖 圖2. 合成材料的形態和結構表征 圖3.對催化劑結構的XAFS和XPS光譜表征 作者研究了Cu摻雜RuSe2 NSs/C、Cu摻雜Ru NSs/C和Cu摻雜Ru/RuSe2 NSs/C在1.0 M KOH中的HER性能。其中,Cu摻雜Ru/RuSe2 NSs/C表現出最佳的HER催化活性,在10和10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分別具有23和109 mV的小過電位(η),遠低于Cu摻雜RuSe2 NSs/C的過電位(61和158 mV)、Cu摻雜Ru NSs/C(57和216 mV)和商業Pt/C(32和178 mV)。 Cu摻雜Ru/RuSe2 NSs/C具有58.5 mV dec-1的Tafel斜率,低于Cu摻雜Ru NSs/C(76.5 mV dec-1)和商業Pt/C(61.6 mV dec-1),高于Cu摻雜RuSe2 NSs/C的Tafel斜率(53.5 mV dec-1),表明Cu摻雜RuSe2殼層有效地促進HER反應動力學。Cu摻雜Ru/RuSe2 NSs/C在η=100 mV時的TOF值為0.88 s-1,分別是Cu摻雜Ru NSs/C(0.12 s-1)和Cu摻雜RuSe2 NSs/C(0.33 s-1)的7.3倍和2.7倍,與商業Pt/C(0.89 s-1)相當,表明其具有較高的本征活性。此外,Cu摻雜Ru/RuSe2 NSs/C和Cu摻雜RuSe2/C在5000循環加速耐久試驗(ADT)后,表現出顯著的穩定性,沒有衰減。 圖4. 堿性介質中的HER性能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異質界面引起的電子調制。在Cu摻雜Ru/RuSe2中,電子分布清楚地表明,形成的Cu摻雜RuSe2部分在費米能級(EF)附近表現出強烈的成鍵軌道貢獻,而Cu摻雜Ru部分表現出更多的反鍵軌道分布。因此,Cu摻雜RuSe2是實現電子從電催化劑表面高效轉移到中間體的主要電活性區域。同時,通過投射部分態密度(PDOSs)發現,在Cu摻雜Ru/RuSe2中,Ru-4d軌道主導了EF附近的電子密度,而Cu-3d軌道在0-2.5 eV附近也出現了一個尖峰。 對于Cu-3d軌道,Cu摻雜Ru仍顯示出幾乎不變的電子結構。對于Cu摻雜RuSe2,Cu-3d軌道隨著位置從體向表面向上移動,表明Cu摻雜RuSe2部分是HER的主要活性位點。界面Se-3p軌道相對于Cu摻雜RuSe2中的Se位點略有下降,表明電子從Cu摻雜Ru轉移到Cu摻雜RuSe2,優化了電子結構。結果表明,Cu摻雜和異質結都有助于獲得優異的HER性能,有效的水離解是堿性HER的關鍵。 圖5. Cu摻雜Ru/RuSe2的DFT計算 文獻信息 Cu-doped Heterointerfaced Ru/RuSe2 nanosheets with optimized H and H2O adsorption boost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is. 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300980.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0980.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09/06c17441f2/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Small Methods:Er2O3-Co的自旋選擇性耦合促進電催化氧還原 2023年10月7日 張加濤/劉佳/江俊Nano Letters: 2D多合一單層硫化物用于光催化全分解水 2023年10月13日 新加坡國立大學JACS:具有限氫孔道的甲酸鋁對烴類中CO2的識別 2023年10月5日 Adv. Sci.:揭示實用條件下鋰硫電池早期失效的根本原因! 2023年10月14日 呂曉書Chem. Eng. J.: 納米零價鐵(nFe0)的系統還原硝酸鹽:增強N2形成機制、反應途徑和策略 2023年10月18日 ?四單位聯合,崔義、王璐、王娟、陳志剛,最新ACS Catalysis!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