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Nature發表僅6個月后就被撤回! 2023年10月10日 下午2:12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6 2022年5月30日,Nature上發布了一則撤稿聲明,一篇2021年12月8日的文章,在發表僅6個月后被撤稿,這速度可謂是非常之快了! 這篇文章的撤回直接原因是因為涉及土地碳匯的計算問題。土地碳匯(carbon sink),是指土壤可以通過植物從大氣中吸收、轉化、存儲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土地碳匯的一種形式。 一般來講,以大氣為中心,某個生態系統如果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就是碳源,從大氣吸收二氧化碳就是碳匯。按照物質守恒定律,在碳的循環過程中,碳源與碳匯應該形成一個等式。然而,問題出現了:無論科學家們怎么計算,碳源排放二氧化碳的量總是大于碳匯吸收的量,且差距逐年拉大,也就是說,有一部分碳匯不知去向了。這一現象,被科學界稱為“碳的失匯”。 撤稿聲明如下: 該文章出版后作者才注意到,與手稿圖1中的結果相關的不確定性被低估了。低估源于分析中忽視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涉及方差歸一化的應用,因為作者對基于模型的土地碳匯估算進行了歸一化,但沒有對基于觀測的估算進行歸一化。 第二個是由于將土地碳匯誤差估算視為隨機誤差,而不是系統誤差。雖然通過消除方差歸一化和使用適當的不確定性值來糾正這些問題并沒有實質性地改變二氧化碳對全球光合作用影響的核心結果,但它導致不確定性增加了大約三倍,大大削弱了衍生的緊急約束。由于圖1結果的不確定性更大,作者接受了Nature編輯建議,決定撤回該文章。 作者注意到,他們在這里提出的問題不影響圖2、3或4中給出的結果,也不影響基于衛星的全球光合作用對二氧化碳敏感性的最新估計值與動態全球植被模型集成之間的趨同所帶來的約束。盡管修訂了不確定性,但預計該分析將對二氧化碳對全球光合作用的影響提供有價值的估計。修訂后的論文將提交給另一份期刊,這些問題得到更正,相關的不確定性也已修訂。如果新出版物發布,撤回記錄將進行更新,以包含指向新出版物的鏈接。 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869-w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0/8c575c7fed/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鐘文武Angew.:配位還原的PtSe2/Pt異質界面促進HER 2023年10月12日 上交張萬斌團隊?Angew:Pd/Cu/Li三元體系助力合成氟化氨基酸! 2023年10月25日 ?劉平/忻獲麟Nature Energy:重要發現!基底親鋰性并不決定Li的沉積行為! 2023年10月9日 博士畢業不到3年,晉升教授,中科大任曉迪,最新Nature子刊:效率高達99.7%! 2024年5月25日 Nature Catalysis: 無偏壓太陽能光催化合成氨與甘油氧化 2024年5月7日 最新Nature:“老樹開新花”!經典催化過程的直接觀察 2024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