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Adv. Sci.:CoO@S-CoTe助力OER 2023年10月11日 上午2:31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42 電催化裂解水技術大規模實施的瓶頸在于缺乏廉價、高效、耐用的催化劑,以加速析氧反應(OER)緩慢的動力學。過渡金屬碲化物(TMT)具有良好的電子導電性,有望成為一種理想的OER電催化劑,但已報道的大多數TMTs的OER性能仍不理想,遠低于相應的硫化物和硒化物。 基于此,浙江工業大學汪磊副教授、賈毅教授和許響生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碲化鈷(CoTe)納米陣列通過硫(S)摻雜和表面氧化的雙重集成來激活和穩定OER。合成后的CoO@S-CoTe催化劑在電流密度為10 mA cm?2下的過電位僅為246 mV,長期穩定性超過36 h,優于商業RuO2和其他已報道的Te基OER催化劑。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基本步驟的電荷分布和吉布斯自由能。在文中,作者構建了CoTe、S-CoTe、CoO@CoTe和CoO@S-CoTe四個理論模型。通過1.23 V和0 V時的能量圖,可明顯地看到OER過程的第三步,即O*到OOH*的轉換,是所有模型的速率決定步驟(RDS)。 S-CoTe(0.59 eV)和CoO@CoTe(0.55 eV)的?GO*→OOH*值小于CoTe(0.71 eV),表明S摻雜和表面氧化對降低OER能壘有積極作用。在四個模型中,CoO@S-CoTe的?GO*→OOH*值最小為0.43 eV,表明CoO@S-CoTe模型中中間的O*原子與頂部CoO層暴露的Co位之間的結合強度更強。 為進一步揭示活性增強機制,作者計算了電荷密度的差異分布。在CoTe中摻雜S可以使電荷更方便地從頂部CoO層轉移到內部Co位點,在CoO中形成電子缺失區,從而提高OER的催化性能。結果表明,在CoTe晶格中摻雜S,形成合適的表面CoO可以協同調節CoTe的OER性能,突破了CoTe的實際應用瓶頸。 Dual Integrating Oxygen and Sulphur on Surface of CoTe Nanorods Triggers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dv. Sci., 2023, DOI: 10.1002/advs.202206204.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6204.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1/14a0bceff5/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白正宇AFM: 晶面應變策略起大作用!助力單原子Fe-N-C催化劑高效催化ORR 2023年11月7日 黃云輝/羅巍ACS Energy Lett.:電解液設計實現可80℃下運行的鈉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14日 三校聯合!于吉紅院士/孫啟明/梅東海,最新JACS! 2024年4月14日 持續四十年的研究,今日再發兩篇Nature! 2024年1月18日 8篇電池頂刊:崔屹、魯兵安、崔光磊、伽龍、白瑩、吳川、楊槐、于美娜、胡威等成果! 2023年10月9日 張錦院士/郭少軍/余彥,最新JACS! 2024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