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催化劑的結構-活性相關性研究對于提高電能到化學能的轉化率至關重要。近年來,通過operando表征技術獲得的證據表明,由電場、電解質或反應物/中間體相互作用引起的催化劑結構演變導致了真正活性中心的形成。因此,有必要總結與結構演化相關的研究進展。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關于闡明催化劑和活性中心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結構演變的綜述。作者以乙烯和丁二烯轉化為1,4-己二烯的經典均相催化劑為例,探討了結構演化與活性位點之間的內在關系。同時,作者總結了一系列關于活性位點的幾何和電子結構的operando表征,以揭示原子水平上的催化活性起源。最后,作者簡要概述了非均相電催化中的結構演變及其可逆性,特別是代表性的電催化析氧反應(OER)和CO2還原反應(CO2RR),以及關鍵的挑戰和機遇。作者希望該綜述能幫助研究人員從動態的角度設計高效的電催化劑。Insight into Structural Evolution, Active Site and Stability of Heterogeneous Electrocatalysts.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 10.1002/anie.202110186.https://doi.org/10.1002/anie.20211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