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發現在大堿金屬陽離子例如Cs+的存在下促進了電還原CO2為C2物種。然而,促進作用的起源仍不清楚,并且結構的復雜性和固液界面的中間體-電解質相互作用進一步構成了巨大的研究障礙。因此,上海科技大學楊波、劉健等通過從頭分子動力學模擬(AIMD)和自由能采樣技術,使用包含Li+、K+或Cs+的顯式溶劑在Cu(100)上研究了產生C2物種的關鍵步驟,即CO二聚化為OCCO。通過AIMD模擬證明了陽離子對Cu(100)/溶液界面處CO2電還原中C2形成起著促進作用。隨著堿金屬陽離子半徑的逐漸增大,CO二聚反應的自由能壘和反應自由能逐漸降低,這是形成C2的關鍵步驟。另外,原子水平的詳細分析揭示了一種新的認識,即陽離子和水/OCCO之間存在動態配位結構。水合的Li+和K+通過在水合殼層中失去一個水分子而分別與OCCO中間體中的一個和兩個氧原子配位,而Cs+將與OCCO中的兩個氧原子配位而不會失去水分子。形成的陽離子中間體復合物對于促進C2形成至關重要,因為較大的陽離子可以同時與兩個CO分子相互作用,這可以促進兩個CO分子形成C-C鍵。Promotional Role of a Cation Intermediate Complex in C2 Formation from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2 over Cu. ACS Catalysis, 2021. DOI: 10.1021/acscatal.1c0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