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恩/余振強,最新Angew.! 2023年10月11日 上午12:19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2 釕(Ru)納米顆粒表面電荷重分布,對電催化析氫反應(HER)活性有顯著影響。基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宇恩教授和深圳大學余振強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通過一步熱解法成功制備了雙原子調諧RuBi SAA/Bi@OG納米結,其以Bi-O單點摻雜石墨烯支撐RuBi單原子合金納米顆粒。 測試發現,RuBi SAA/Bi@OG表現出優異的堿性HER活性。在過電位為150 mV時,其質量活度可達65000 mA mg-1,是商用Pt/C的72.2倍。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RuBi SAA/Bi@OG在堿性介質中增強的HER性能。通過Bader電荷分析發現,約2.19個電子從Ru13轉移到O摻雜石墨烯載體上,但在石墨烯載體上引入Bi-O單位后,約1.28個電子從Ru13轉移到周圍的石墨烯載體上。 進一步用Bi單原子取代Ru13團簇中的一個Ru原子,轉移電子進一步減少到0.95。因此,Ru納米顆粒在Ru13/O6G、Ru13/Bi1@O6G和Ru12Bi1/Bi1@O6G納米結中的電荷分布明顯不同。 通過DFT計算,確了認Ru為活性區。隨著Bi單原子依次引入到O摻雜石墨烯載體和Ru13納米團簇中,Ru13/O6G、Ru13/Bi1@O6G和Ru12Bi1/Bi1@O6G中Ru團簇的平均?GH*(-0.69 eV)顯著下降至-0.37 eV,其中Ru12Bi1/Bi1@O6G相對于Ru13/O6G和Ru13/Bi1@O6G具有最優的平均?GH*(-0.37 eV)。 從理論上講,Ru12Bi1/Bi1@O6G納米結在所有模型中因其最佳的?GH*而具有最高效的HER過程,HER過程的優先級順序為Ru12Bi1/Bi1@O6G > Ru13/Bi1@O6G > Ru13/O6G。計算結果表明,合金Bi單原子和相鄰Bi-O單位結構具有協同能力,通過調節石墨烯負載的Ru13納米團簇的電荷再分配,提高RuBi SAA/Bi@OG在堿性介質中的HER性能。 A Double Atomic-Tuned RuBi SAA/Bi@OG Nanostructure with Optimum Charge Redistribution for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10.1002/anie.202300879.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0879.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1/62521bf031/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AFM!電子效應誘導姜-泰勒畸變激活單原子氧還原活性 2024年7月25日 Nature Catalysis:首次報道!MOF基自適應DMSPs光催化CO2為CH4 2021年8月25日 廣工大李運勇JMCA:原位構建的三維低配位鉍納米片@Cu納米線具有優越的CO2電還原活性 2023年10月15日 周豪慎/潘安強Nature子刊:9微米厚隔膜用于350 Wh/kg鋰金屬軟包電池! 2022年11月18日 溫珍海/秦來順/陳達ACS Nano:2D無定形CoFeB涂覆黑磷納米片異質結構用于OER 2023年10月14日 「國家優青」&「長江學者」,南大謝勁最新Angew!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