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單曉楠AEM: 局部電化學環境對電極反應動力學和枝晶最小化的影響 2023年10月11日 上午10:17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17 不可控的枝晶生長與不均勻的反應環境密切相關,包括局部離子濃度和電流密度、電勢分布和表面擴散系數。然而,目前仍缺乏探測局部電化學環境(LEE)的理解和分析方法。 在此,美國休斯頓大學單曉楠教授、David Mayerich及中佛羅里達大學楊陽教授等人研究了LEE對金屬電鍍/剝離動力學和枝晶最小化的影響。作者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原位3D 顯微鏡技術,用于對Zn-Mn負極上的Zn電鍍/剝離過程的形態動力學和沉積速率進行成像。 使用原位3D顯微鏡,可以直接對反應過程中的電極形態變化進行成像,并獲得不同時間點的Zn沉積速率圖。作者發現Zn沉積不均勻、沉積厚度與LEE高度相關,而沉積/剝離速率取決于位置,并且與LEE效應和電極幾何形狀相關。 圖1. 鋅電鍍/剝離動力學的可視化 為了獲得局部離子濃度、電勢分布和電流密度(LEE參數),作者采用數字孿生技術來構建真實3D Zn-Mn電極的虛擬復制品。將電極的3D形態導入 COMSOL Multiphysics模型,并計算不同時間的LEE參數。結果表明,電極形態將決定局部離子濃度分布和局部電流密度,并顯著影響局部Zn沉積/剝離速率。 此外,3D 電極表面的曲率是影響反應動力學和枝晶形成的關鍵因素。最后,作者還提取和研究了Zn成核密度和分布。本文獲得的結果提供了一種通過控制LEE和優化電極幾何形狀來最小化枝晶形成的新策略。 圖2. 使用數字孿生了解LEE對鋅沉積的影響 Probe the Localized Electrochemical Environment Effects and Electrode Reaction Dynamics for Metal Batteries using In Situ 3D Microscopy,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enm.202103484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1/7f3c6b79df/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天大ACB:Pt/In2O3-ZrO2催化劑具有增強的CO耐受性:ZrO2的影響 2023年10月15日 柴永明/董斌Chem. Eng. J.:S,Fe雙摻雜和精確調控CoP實現高效析氫 2023年10月4日 剛發Science!周圓圓團隊再發Nature Energy! 2024年7月16日 中國人民大學新增博士學位點! 2023年11月30日 電池頂刊集錦!陳人杰、郭再萍、侴術雷、李峰、鄧昭、吳超、呂國誠、葉歡、汪朝暉、馬越等成果! 2024年1月4日 祝紅麗EnSM: 雙極堆疊高電壓/能量密度的硫化物基全固態電池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