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民/陳國英AM: 氟化提高無序巖鹽正極表面穩定性的原子起源 2023年10月11日 上午10:17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41 陽離子無序巖鹽 (DRX) 氧化物是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很有前途的新型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然而,其在循環過程中的容量衰減是一個重大挑戰。部分氟取代氧似乎是提高循環穩定性的有效策略,但潛在的原子機制仍然難以捉摸。 在此,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王崇民研究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陳國英研究員等人通過結合STEM、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EDS)和電子能量損失光譜(EELS)技術,系統地研究了一系列Mn基DRX正極Li1.2Mn0.6+x/2Nb0.2-x/2O2.0-xFx (LMNOFx, x = 0, 0.05, 0.2)循環后的納米結構、化學和價態變化。 最終,作者揭示了高水平氟化對增強DRX表面穩定性有益作用背后的原子起源。由于O氧化還原活性降低,同時F濃度增加,DRX 晶格中的F減輕了循環時O缺乏表面層的形成。 圖1. LMNOFx(x = 0、0.05和0.2)正極的電化學性能 對于沒有或低F濃度(x = 0和0.05,分別表示為LMNOF0和LMNOF0.05)的 LMNOFx正極,重復的充放電過程導致具有兩個子層的退化表面,即最外表面的納米級非晶CEI層和內表面的缺氧層,以及由于亞表面區域的嚴重元素損失導致的空隙形成,所有這些都降低了鋰的傳輸性能。 DRX晶格中F濃度的增加(x = 0.2)使O損失和DRX與液體電解質之間的界面反應最小化,增強了DRX的表面穩定性。這些結果不僅促進了對增加DRX晶格中F濃度以減輕循環誘導的表面結構退化的有益效果的基本理解,而且還為設計具有改進循環穩定性的新型正極材料提供了有用的見解。 圖2. 循環前后LMNOFx表面附近的O濃度分布 Fluorination Enhanced Surface Stability of Disordered Rocksalt Cathod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dma.202106256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1/7fb28d87b8/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華南師大/魯汶大學Matter:低費米能級集流體實現無負極鋰金屬電池 2024年1月31日 中科大宋禮/陳雙明ACS Nano:超穩定鋅金屬負極,全電池壽命超3300圈! 2023年10月10日 機器學習||頂刊匯總:Nat. Rev. Phys.、npj Comput. Mater.、Adv. Sci.、CEJ等 2023年10月14日 ?大化所JACS: 乙烯選擇性接近100%!具有In原子分散位點的主族催化劑用于高效氧化脫氫 2022年9月10日 山大馮金奎ACS Nano:共價有機框架及其衍生物助力可充電池金屬負極 2023年10月27日 ?AFM:磷酸鋰官能化聚合物涂層實現NCM811優異的室溫和高溫性能 2023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