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驅動的生產過氧化氫(H2O2)是解決能源和環境危機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但是光合作用制取H2O2仍然受到電子-空穴分離效率(ηsep)不足和半導體/溶液界面電荷轉移效率(ηtrans)緩慢的限制。基于此,復旦大學張立武研究員(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首次以g-C3N4納米片(CNNS)為代表,研究了微液滴中光催化生成H2O2,其具有合適的能帶結構、對2e– ORR的高選擇性和含量豐富的優點。測試結果表明,微液滴光催化具有超高的H2O2析出速率(20.6 mmol gcat?1 h?1),對比相應的塊體相,性能提高了兩個數量級。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作者研究了光催化2e–-ORR在微液滴空氣-水界面(AWI)附近和本體溶液中的吉布斯自由能變化(?G)。可能由于不同的溶劑化效應(部分溶劑化與完全溶劑化),微滴空氣-水界面和本體溶液之間*-OOH中間體的配位結構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本體溶液中*-OOH還原成H2O2的?G為1.25 eV,而在微滴的AWI下為0.97 eV。因此,光催化2e–-ORR過程在微滴AWI時更具熱力學優勢,將進一步增強反式和加速H2O2光合作用。在較小的微液滴中,光催化分解H2O2的速度更快。在AWI處DEH2O2的反應速率高于微液滴內部,證實了在AWI處的光催化反應速率更快,可能是由于超高的界面電場和界面的部分溶劑化作用。同時,微滴空氣-水界面和內部區域的差異隨著微滴尺寸的減小而縮小,這是因為隨著微滴尺寸的減小,微滴內部AWI區域的百分比和電場強度增大。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2O2 Production in Microdroplets: Accelerated Charges Separation and Transfer at Interface. Energy Environ. Sci., 2023, DOI: 10.1039/D2EE03774B.https://doi.org/10.1039/D2EE0377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