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萊德/浙師大AFM:島狀單原子鈷催化劑對電荷捕獲的調制以增強類光芬頓反應 2023年10月12日 上午12:18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4 復合材料光催化依靠金屬助催化劑與光敏劑(半導體)之間的界面電子轉移來實現載流子的空間分離。基于此,阿德萊德大學段曉光研究員,浙江師范大學吳西林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在Co-CN單原子催化劑(SACs)和石墨氮化碳(g-C3N4)之間構建了一種巧妙的異質結,用于多相類光芬頓反應。在異質結內建電場的驅動下,促進了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遷移,導致了電子從g-C3N4到Co-CN SACs的快速轉移。 作者通過DFT計算揭示了面內異質結構的電子結構和電子轉移行為。從g-C3N4的總態密度(TDOS)可以觀察到價帶頂(VB)和導帶底部(CB)之間有很大的能隙。而SA-Co-CN/g-C3N4的TDOS顯示出較窄的帶隙,VB跨過費米能級,有利于電子在能級之間的躍遷。從SA-Co-CN/g-C3N4的TDOS可以觀察到SA-Co-CN和g-C3N4之間電子軌道的強雜化,這意味著很容易跨越異質結進行電荷轉移。 此外,本文通過Bader電荷分析計算了g-C3N4和SA-Co-CN/g-C3N4在一次額外的e–或h+注入后的電荷分布,對于原始的g-C3N4,空穴只聚集在N原子上(0.94 h+),而電子主要分布在C原子上(0.26 e–)和N原子上(0.57 e–)。 對于SA-Co-CN/g-C3N4,電子和空穴主要分布在C原子(0.66 e–和0.63 h+)和N原子(0.33 e–和0.31 h+)上,表明SA-Co-CN/g-C3N4中的載流子更加離域。更有趣的是,電子和空穴分別聚集在SA-Co-CN(0.52 e–和0.43 h+)和g-C3N4(0.47 e–和0.51 h+)區域,這表明SA-Co-CN和g-C3N4異質結之間存在有效的電荷分離。因此,異質結中有效的電荷離域和分離必將提高SA-Co-CN/g-C3N4的光催化性能。 Modulation of Charge Trapping by Island-like Single-Atom Cobalt Catalyst for Enhanced Photo-Fenton-Like reaction. Adv. Funct. Mater., 2023, DOI: 10.1002/adfm.20220868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208688.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2/6a5fbea5ac/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天大鞏金龍團隊,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0月8日 周豪慎Nature子刊:準固態電解質,實現鋰金屬電池惡劣環境中安全運行 2023年10月15日 8篇電池頂刊!孫世剛、陳國英、陳忠偉、侴術雷、金輝樂、魯兵安、張山青、朱永春等成果 2023年10月13日 第96篇!樓雄文教授,再發表Angew! 2024年6月22日 ?固態電池領軍公司,要將工業廢物轉化為固態電池! 2023年10月13日 ?青科大/石大AFM:界面電子相互作用立大功,促進富磷PtP2/CoP異質結構催化海水電解 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