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柏林工大Small:碳點與Co-ZIF納米陣列原位耦合實現高效析氧 2023年10月12日 上午6:29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2 堿性電解水制氫因其綠色、可持續性以及與太陽能和風能相結合的可行性而備受關注。然而電解水過程中的陽極析氧反應(OER)涉及四電子轉移過程,嚴重降低了電解效率。已經有研究發現IrO2和RuO2等貴金屬基氧化物可以加快OER效率,但貴金屬的稀缺性和高成本大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在此背景下,在過去的幾年中,人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將過渡金屬(TM,如Mn,Fe,Co和Ni)基化合物開發成廉價、高效和穩定的OER電催化劑,其中一些已顯示出在實際應用方面的潛力。 蘇州大學陳子亮和康振輝以及柏林工業大學Prashanth W. Menezes(共同通訊)等人利用碳布(CC)并將碳點(CDs)原位插入到鈷基沸石咪唑骨架(Co-ZIF)納米片陣列(Co-ZIF/CDs/CC)中,構建了一種獨特的異質復合催化劑。 利用標準三電極系統測試了Co-ZIF/CDs/CC在1.0 M KOH電解質中的電催化OER性能,同時測試了Co-ZIF/CC、RuO2、CC和CDs/CC的OER活性。Co-ZIF/CDs/CC在過電位僅為226 mV時達到了10 mA cm-2的電流密度,低于Co-ZIF/CC(256 mV)和CDs/CC(326 mV)。 值得注意的是,在100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Co-ZIF/CDs/CC只需要401 mV的過電位,這顯著低于Co-ZIF/CC(461 mV),表明CDs顯著增強了催化劑的OER活性。此外,還測試了商用RuO2沉積在CC上(RuO2/CC)和純CC的OER性能,Co-ZIF/CDs/CC的OER性能與RuO2/CC相當并且Co-ZIF/CDs/CC的OER性能在最近報道的以CC作為基底的MOF電催化劑中也處于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純CC表現出較差的OER活性,這意味著它們對復合材料的OER活性貢獻很小。另一方面,與Co-ZIF/CC(214 mV dec-1)和CDs/CC(272 mV dec-1)相比,Co-ZIF/CDs/CC具有更小的Tafel斜率(147 mV dec-1)。以上結果強烈表明,在一定電位范圍內,CDs在改善催化劑的OER反應動力學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基于表面、相和電子的一系列表征揭示了CDs誘導Co-ZIF的比表面積、電荷轉移能力和物理缺陷的增強,有利于金屬位點的暴露、質量擴散能力的提升以及配位不飽和金屬位點的生成,從而促進OER過程中Co-ZIF向非晶COOH活性相的轉變。有趣的是,CDs仍然可以與重構的COOH相很好地耦合,這可能會進一步優化催化劑的OER性能。 此外,二維納米陣列和無粘結劑的電極設計也有助于OER性能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與MOF材料本身相比,MOF衍生物通常具有更高的電導率,這將有利于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的電荷轉移,從而提高性能。然而,對MOF進行后處理(例如高溫退火或溶劑熱反應)以獲得相應的MOF衍生物不可避免地導致孔隙的嚴重損失和表面積的顯著減少,這降低了MOF的本征優勢。在這方面,本文的研究結果也證明了直接利用純MOF或與MOF相關的復合材料進行電解的巨大潛力,同時豐富了先進的過渡金屬基電催化劑材料體系,并為合理設計高性能OER電催化劑開辟了一條道路。 In situ coupling of carbon dots with Co-ZIF nanoarrays enabling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is, Small, 2023, DOI: 10.1002/smll.202206723.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6723.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2/6a943e0328/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揭示鋰氧電池失效根源!單線態氧來源以及變化規律 2023年11月13日 中科院煤化所樊衛斌,最新Nature Catalysis! 2022年11月22日 陶善文EnSM: “過飽和凝膠電解質”實現高度穩定水系 Zn-MnO2電池 2023年11月2日 ?孫學良/王家鈞/蘇東Angew.: 調節d帶中心將Ru單原子耦合到PtNi凹面,實現高性能甲醇氧化 2022年9月15日 ACS Catal.: 釩氧化物和銅沸石催化劑上的類似NH3-SCR機制 2021年8月28日 南航張校剛EnSM:鹽包水電解液的設計策略與研究進展 2023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