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春義/范俊AM:用于水系可充電電池的含小偶極分子的高壓電解液 2023年10月13日 上午11:06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27 高壓水系可充電電池是具有安全性和高比能量的下一代儲能系統的有前途競爭者,但受到缺乏寬電化學穩定窗口的低成本水系電解液的限制。水系電解液的分解主要是由水分子與溶劑化鞘中水分子之間的氫鍵網絡造成的。 在此,香港城市大學支春義教授、范俊教授等人報道了三種類型的小偶極分子(甘油(Gly)、赤蘚糖醇(Et)和丙烯酰胺(AM)),以分別為水系鋰、鈉和鋅離子電池開發具有高安全性和寬電化學穩定窗口(超過 2.5 V)的水系電解液。 通過對含小分子電解液的實驗和理論研究,表明具有酰胺或羥基的分子可以通過陽離子的溶劑化鞘改性有效提高電解液的電化學穩定性,同時又不犧牲水系電解液優越的離子電導率。分子動力學 (MD) 揭示了三種電解液的離子傳輸機制,表明含Gly電解液中的陽離子通過跳躍機制擴散,而含Et和AM的電解液中陽離子通過溶劑化鞘傳輸機制擴散。 圖1. 不同電解液中的初級溶劑化鞘示意圖 此外,通過從頭算MD模擬探索溶劑化鞘結構,證明三種偶極分子耗盡了電荷載流子溶劑化鞘中的水分子,破壞了水分子之間的氫鍵網絡,從而有效地擴大了電化學穩定窗口。 因此,在含Gly電解液中分別以鈦酸鋰(LTO)和錳酸鋰(LMO)作為負極和正極組裝了電池,其提供了130.2 mAh g-1的比容量和2.45 V的高放電平臺,400次循環后仍保持119.6 mAh g-1的容量。該研究為高壓水系電解液的開發提供了一種通用策略,并揭示了這種偶極小分子電解質的關鍵參數要求。 圖2. L-LTO//L-LMO在含Gly電解液中的電化學性能 Small Dipole Molecule-containing Electrolytes for High-voltage Aqueous Rechargeable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DOI: 10.1002/adma.202106180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3/20afea2b74/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ACS Energy Letters:100%純硅片負極助力全固態電池室溫下的高面容量 2023年10月8日 ?三單位聯合Nature子刊:實驗+計算!揭示CO電還原過程中CuAg材料結構演變 2024年6月30日 她,上交博士畢業,投稿到接受僅兩個月,今日一作重磅Science! 2024年5月25日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AM:多功能隔膜使鉀金屬電池穩定循環 2023年10月13日 ?AFM:高濃電解液助力高能量、長壽命K-SPAN電池,循環超700次! 2022年9月21日 邵陽Nature Catalysis:找到活性位點,調節獲得最佳活性! 202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