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磅社論:學生和博后,這不公平! 2023年10月13日 上午12:19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9 學術界中,學生和博后的待遇問題是個永恒的話題,眾多的年輕人在該領域中守著微薄的工資,清貧的生活,但是承受著同齡人同樣的社會壓力以及獨有的畢業壓力和基金焦慮。這本身就造成了一種不公平,高學歷的人才得到的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 近日,Science發表了社論,為學生和博后發聲,他們理應得到更多。盡管討論的是美國現狀,但是相似的情況在中國也是存在的。 美國研究生和博士后正在發生一場緩慢危機,他們構成了今天不可或缺的研究和教學隊伍,并且是未來的科學領袖。他們承受著低工資、低福利,以及有毒的研究環境已經很多年。絕望的研究生、博士后和非終身教職員工正在聯合抗議,要建立工會,以解決日益惡化的條件。 一些高級領導人開始認識到,今天的研究環境比他們那個年代更具挑戰性。作為回應,一些大學提高了工資和福利。工會化和逾期調整等臨時措施無法解決根深蒂固的問題,長期影響是,每個人都可能會反悔。那么解決方案在哪里呢? 在過去的70年里,美國的大學一直支持基礎研究,其前提是研究和教育應該結合起來。必須改革這種整合方式,因為在70年的時間里,研究生態系統已經針對有缺陷的激勵措施進行了優化。 在目前的系統中,學生或學者將從學徒起步到更高級的科學家,并以培訓換取低工資。但是多低是低呢?在有指導、有支撐性的研究環境和成長機會的前提下,這種模式才會起作用。但是,這個過程的每一部分都有問題,培訓時間比必要的時間要長,指導是沒有回報的,終身職位有限,其他職業選擇也不受到關注。想要做正確事情的高級科學家和行政人員受到系統本身激勵的制約。可悲的是,當一些高級科學家利用巨大的權力差異時,可能會有剝削、騷擾或更糟的情況。沒有足夠的保障措施來防止系統本身的這些濫用權力的行為。 這個培訓系統中的每個參與者都試圖提升自己的地位,這是可以理解的。不幸的是,不利因素不可避免地流向研究生和博士后。將金錢驅動的研究最大化往往會導致更多的學生和博士后獲得的收益與付出不匹配。事實是,聯邦政府沒有支付全部研究費用。大學校長和教務長們得到獎勵的原因是,他們既能建成嶄新的建筑和研究中心,又盡可能地壓榨學員和后備教師的工作。很難指望資金來自這個破碎的系統內部,以補充低工資和津貼。 更糟糕的是,研究生和博士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技能和知識,這往往導致他們需要更長的準備時間,才能被視為“獨立”并有能力自立。他們的職業生涯掌握在一兩個高級科學家手中,他們的動機通常是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研究,而不是最好的經驗和前景。 為了度過這種曠日持久的學徒期,許多學生必須獲得生活費用貸款,這嚴重勸退了有色人種學生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沒有保障,許多人必須離開學術界,以獲得足以養家糊口的工資。學術界以外的職業是寶貴的和有回報的,但社會也需要一個多樣化和人才輩出的學院。 如果不改變導致這些根深蒂固問題的源頭,就不會有解決方案。只有聯邦資助機構,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科學基金會和能源部才能有影響力調整對管理人員、研究人員和其他人的激勵措施,以創造一個更健康的環境。確定健康研究環境的指標,并支持和獎勵優化這些指標的科學家和機構,是一個好的開始。 許多人可能不喜歡由此帶來的后果,例如數量更少但金額更大的贈款,或實驗室更小,但什么都不做是不可持續的。美國作家James Baldwin有句名言:“并非所有面臨的事情都可以改變,但在面對之前,任何事情都無法改變。”對于那些領導科學機構的人來說,現在是時候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了,學生和博士后的經歷并不是人們記憶中的那樣。否則,每個人都將目睹一個體系在自身的重壓下搖搖欲墜。 文獻來源 Students and postdocs deserve more.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h0336?af=R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3/3a52baea6b/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微信扫码分享 相關推薦 ?中科大/深大Nano Research:表面改性Ni-MoS2納米片用于超靈敏多巴胺檢測 2022年9月11日 王鐵峰/藍曉程ACS Catalysis:亞表面碳作為選擇性促進劑以提高乙炔半氫化中的催化性能 2023年10月12日 北航最新JACS!亞納米高熵氧化物納米片高效光電催化劑! 2024年4月15日 孔令斌Small:核殼結構設計顯著提高鈉離子電池的倍率和循環性能 2023年9月19日 港城大支春義,最新AM! 2023年12月6日 張世國教授團隊在碳基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202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