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PaperRss、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資料、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12月18日晚,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籌)院長顏寧在其微博賬號@nyouyou 發布了其父母感染新冠肺炎的經歷。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顏寧寫道:“老爸一年前打了三針重組RBD疫苗,是周二開始發燒,但只有短暫到過38.5度,纏綿在37.5(度)的低燒,腸胃略有不適,其他尚好,我提醒他無事也不要老吃退燒藥,吃多了也可能有害;老媽一年前三針滅活病毒疫苗,周四早上醒來直接就是高燒,身上酸痛,吃布洛芬即緩解,但是高燒在38.5-39.2(度)持續了三天,今兒終于不吃藥的情況下降到38度以下了(用的耳溫槍,可能數值會比腋下水銀溫度計系統性偏高0.3度)。”
顏寧稱,“兩周前跟一些同學聊天,被問到回國的原因。我讓ta們猜。五花八門的高大上理由,都有點,但沒人提過‘家人’。我感慨:年輕真好。到了我這個年齡,家人是最大的牽絆。目前雖然沒在同一個城市,但是知道我半天之內就可以趕到父母身邊,很踏實很安心。”
此前,顏寧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宣布,即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引發關注。
12月10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揭牌,顏寧受聘院長。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出席活動并向顏寧頒發聘書。
顏寧在致辭中表示,將腳踏實地、敢為人先,努力把深圳醫學科學院打造成立足深圳、引領灣區、輻射全國、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轉化創新基地。
11月1日,顏寧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的講臺 圖片來源:深圳衛健委
據了解,現年45歲的顏寧出生于山東章丘,2000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2004年博士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2005年-2007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10月,不滿30歲的顏寧回到母校清華大學,組建實驗室,成為清華大學醫學院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六年間始終致力于攻克結構生物學中最富挑戰的領域之一、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顏寧 圖片來源:CCTV1《開講啦》視頻截圖
2017年5月,顏寧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雪莉·蒂爾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建校200多年來的首位女校長,這樣的頭銜在美國教授序列里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201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主要從事與疾病相關的重要膜轉運蛋白、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結構與工作機理及膜蛋白調控膽固醇代謝通路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
顏寧的科研成果令人矚目——2009年以來,她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了19篇論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3/4f848755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