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官宣!青年科研人員,提高支持比例,減少考核頻次!

來源丨科教小站

8月,科技部等五部門發(fā)布《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要解決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的嶄露頭角機會少、成長通道窄、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突出問題,保障青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自通知發(fā)布以來,已有江蘇、浙江、湖南、江西、海南等省市發(fā)布減負行動實施方案。

在青年科研人員支持機制方面江蘇省明確省自然科學基金每年支持1000名左右有發(fā)展?jié)摿Φ膬?yōu)秀青年科研人員開展創(chuàng)新研究。省高校基礎科學(自然科學)研究項目每年立項800項左右,主要面向35周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牽頭申報。

江西省明確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人才項目新立項項目負責人中40周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比例不
低于60%

浙江省明確多項省科技計劃、人才工程的青年科研人員比例,2023年度“尖兵”“領雁”研發(fā)攻關計劃項目中,40歲以下青年人才承擔項目比例提高到29%。明確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支持青年人才比例不低于50%。2023年底前,省實驗室、省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集聚青年人才超3000名,自主立項課題50%以上由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綱。引導有條件的科研單位對新入崗的博士畢業(yè)生、博士后提供不少于5年非競爭性經費,公辦高校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的50%以上用于支持青年教師和青年科研人員2023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青年人才500名以上,力爭超過50%的基金項目由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綱。

在青年科研人員考評機制方面,江蘇省明確,對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項目和實施周期三年以下的省科技計劃項目,一般不開展過程檢查,三年以上的項目原則上只開展一次現場監(jiān)督檢查,推動省屬高校院所對青年科研人員減少考核頻次,實行聘期考核、項目周期考核等中長周期考核評價。

浙江省明確,對于重點攻關項目定期開展檢查,一般性課題實施周期內原則上按不超過5%的比例抽查,實施周期三年(含)以下的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課題一般不開展過程檢查。湖南省等明確對探索性強、研發(fā)風險高的前沿領域科研項目,建立盡職免予追責機制。各地明確推動科研單位對青年科研人員減少考核頻次,簡化、淡化平時考核。

在保障青年人才科研時間方面,浙江省推行“無會日”,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員參加應景性、應酬性活動、列席接待性會議,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時間不少于4/5

在解決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顧之憂”服務保障等方面。多地也明確在住房、落戶、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保障,助其潛心科研。

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圍繞青年科研人員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等方面開展的新一輪減負行動,體現了國家關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fā)展的決心。

附各地減負行動方案(不完全統(tǒng)計):

浙江

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充分激發(fā)青年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根據科技部等5部門《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深刻把握創(chuàng)新制勝工作導向,深入實施科技創(chuàng)新和人才強省首位戰(zhàn)略,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持續(xù)深化拓展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堅持激勵與約束并重、減負與服務并行、授權與免責并舉,支持青年科研人員挑大梁、當主角、顯身手,加快造就規(guī)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為我省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chuàng)新高地的戰(zhàn)略支點提供強勁支撐。

(二)主要目標。年底前,省級層面完成省自然科學基金“負面清單+包干制”、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擴面、科技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等文件的制修訂工作,各地方、各單位要完成各自層面措施辦法制修訂工作,推進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落地落細;2023年6月底前,各項措施辦法深入實施,減負行動全面落實;2023年12月底前,各項措施辦法取得顯著效果,形成一批理論成果、制度成果、實踐成果,爭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二、行動內容

(一)構建青年人才擔綱領銜的支持機制

1.支持青年人才牽頭承擔重大科研任務。深化“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支持青年人才參與“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2023年度“尖兵”“領雁”研發(fā)攻關計劃項目中,40歲以下青年人才承擔項目比例提高到29%。建立青年科技人才“白名單”制度,探索對高質量完成目標、績效突出的科研團隊采取滾動支持機制,經費使用可實行包干制。(省科技廳)

2.加大省重點人才工程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加大對青年人才的引進培養(yǎng)支持力度,明確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支持青年人才比例不低于50%。建立階梯式支持機制,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或取得標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可申請追加支持。(省委人才辦、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

3.支持重大創(chuàng)新平臺集聚青年人才。鼓勵省實驗室、省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等戰(zhàn)略平臺為青年人才創(chuàng)造挑大梁、當主角的機會,2023年底前,省實驗室、省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集聚青年人才超3000名,自主立項課題50%以上由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綱。啟動“百院千企引萬才”行動,加大國內外優(yōu)秀青年人才的發(fā)現引育力度。(省科技廳、省科協(xié))

(二)完善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員脫穎而出的培養(yǎng)機制

4.建立青年科研人員穩(wěn)定支持機制。實施萬名博士集聚行動,加大對企業(yè)在站博士后科研項目支持力度,引導有條件的科研單位對新入崗的博士畢業(yè)生、博士后提供不少于5年非競爭性經費,公辦高校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的50%以上用于支持青年教師和青年科研人員。穩(wěn)步提高省自然科學基金探索項目中青年專項的資助比重。2023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青年人才500名以上,力爭超過50%的基金項目由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綱。(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

5.擴大科研單位用人自主權。支持有條件的科研單位設立青年科學家、特別研究等崗位,在科研條件、收入待遇、繼續(xù)教育等方面給予必要保障。建立科研事業(yè)單位崗位總量控制、結構比例動態(tài)調整機制,在不增加財政負擔和保證專業(yè)技術崗位占主體的情況下,科研事業(yè)單位根據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等因素可自主確定本單位管理、專業(yè)技術和工勤技能三類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2022年底前,遴選部分科研事業(yè)單位開展試點。(省人力社保廳、省科技廳)

6.保障青年人才科研時間。推行“無會日”,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員參加應景性、應酬性活動、列席接待性會議,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時間不少于4/5。鼓勵各類創(chuàng)新主體開發(fā)科研助理崗位,科研助理工資、社保可由結余經費及項目勞務費支付,2022年底吸納高校畢業(yè)生7000名以上。鼓勵有條件的科研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建設母嬰室、提供兒童托管服務,組織青年科研人員開展“每天運動1小時”活動。(省科技廳、省教育廳)

7.加強青年科研人員培育平臺建設。實施院士結對培養(yǎng)青年英才計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千博助千企”專項行動。支持青年科研人員加入學會、協(xié)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并在理事會中吸收一定比例的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舉辦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加強國際化科研環(huán)境建設,拓寬國際科技合作渠道。加強青年科研人員作風學風建設,弘揚科學家精神,培育創(chuàng)新文化,營造創(chuàng)新氛圍。(省科協(xié)、省科技廳、省教育廳)

(三)建立符合青年科研人員發(fā)展規(guī)律的評價機制

8.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評價機制。深化科技評價改革,科學設置評價周期,對青年科研人員重點推行聘期評價、長周期評價,減少考核頻次,簡化、淡化平時考核。對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員適當放寬期限要求、延長評聘考核期限,在研項目可延期結題。合理評價青年科研人員實際工作貢獻,根據崗位特點分類設置評價指標,避免簡單強調署名單位排序、成果署名作者排序、成果轉化數量和金額。(省科技廳、省人力社保廳)

9.深化推進青年科研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對事業(yè)性質的科研單位,在優(yōu)化崗位管理的基礎上,逐步下放職稱評審權,建立健全能讓青年科研人員脫穎而出的評價機制。對企業(yè)科研人員,逐步將評審權下放到行業(yè)協(xié)會或龍頭企業(yè),健全適應企業(yè)和行業(yè)特點的評價體系。按照“成熟一個,授權一個”原則,2022年底前,遴選若干有條件的省重點企業(yè)研究院、新型研發(fā)機構、科技領軍企業(yè)等開展科研系列職稱自主評聘試點。(省人力社保廳、省科技廳)

10.減少科研項目監(jiān)督檢查頻次。實施“里程碑”式關鍵節(jié)點管理,減少項目實施周期內的各類評估、檢查、抽查等活動,對于重點攻關項目定期開展檢查,一般性課題實施周期內原則上按不超過5%的比例抽查,實施周期三年(含)以下的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課題一般不開展過程檢查。(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四)健全充分釋放青年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的激勵機制

11.發(fā)揮科研經費激勵作用。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提高科研經費使用規(guī)范和效能,完善科研項目經費撥付機制,將數學等純理論基礎研究項目間接費用比例提高到60%,允許省屬科研院所在基本科研業(yè)務費中提取不超過20%作為單位科研獎勵經費。深化省自然科學基金“負面清單+包干制”改革,實行項目實施、資金使用、項目管理一體化“包干”。(省財政廳、省科技廳)

12.健全體現知識價值的薪酬分配機制。擴大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范圍,強化科技成果產權或長期使用權對科研人員的長期激勵。落實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分配自主權,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青年科研人員領辦、創(chuàng)辦科技型企業(yè),推廣股(期)權激勵、項目分紅等企業(yè)科技人員激勵機制。(省人力社保廳、省財政廳、省科技廳)

(五)以數字化改革推動科研放權賦能

13.推動科研管理全流程數字化。建設“科技大腦”能力中心,全程智能推送申報、評審、驗收及成果轉化等科技信息,整合簡化項目申報立項、過程管理、驗收等環(huán)節(jié)材料,避免基本信息、任務目標等報表重復填報,實現科研項目全周期“最多填一次”。減輕青年科研人員事務性負擔,推廣使用電子印章,推進科研經費無紙化報銷試點。(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14.以重大應用場景賦能青年人才。構建“科技大腦+未來實驗室”創(chuàng)新范式,迭代升級“科技攻關在線”“科技成果轉化在線”“科技企業(yè)成長在線”“浙里大儀共享在線”等重大應用,加強與“浙里人才之家”基礎數據貫通,促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科技報告等創(chuàng)新資源開放共享、智能精準配置,更好服務青年科研人員。(省科技廳、省委人才辦)

15.健全鼓勵創(chuàng)新、寬容失敗的盡職免責機制。迭代科技成果轉化在線“安心屋”應用場景,支持省內高校院所、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和國有企業(yè)等將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免除科研人員“不愿轉、不敢轉”的后顧之憂。突出原創(chuàng),鼓勵自由探索,對探索性強、研發(fā)風險高的前沿領域科研項目,建立盡職免予追責機制。(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省委人才辦、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社保廳、省科協(xié)等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做好行動部署和各方面組織動員,根據職責分工落實牽頭任務,形成各部門協(xié)同支持、省市縣集成聯(lián)動的工作體系。

(二)落實主體責任。各科研單位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對照行動方案要求制定本單位落實方案,壓實領導責任,健全制度機制,細化任務分解、推進步驟和完成時限,確保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把專項行動要求落到實處。

(三)強化跟蹤問效。加強落實情況跟蹤指導,建立溝通反饋渠道,主動聽取青年科研人員意見訴求,及時研究解決相關問題。注意總結經驗,發(fā)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各項政策扎實落地。行動過程中有關情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

江蘇

官宣!青年科研人員,提高支持比例,減少考核頻次!

官宣!青年科研人員,提高支持比例,減少考核頻次!

官宣!青年科研人員,提高支持比例,減少考核頻次!

官宣!青年科研人員,提高支持比例,減少考核頻次!

官宣!青年科研人員,提高支持比例,減少考核頻次!

湖南

各市州科技局、教育(體)局、財政局,省屬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關于完善科技激勵機制的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方案》(國科發(fā)政〔2018〕295號)(簡稱“減負行動1.0”)、《關于持續(xù)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專項行動的通知》(國科發(fā)政〔2020〕280號)(簡稱“減負行動2.0”)和《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國科發(fā)政〔2022〕214號)要求,進一步推動各項激勵創(chuàng)新政策落實落地,現就在全省持續(xù)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開展減負行動的意義

近年來,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fā)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積極性,2018年以來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七項行動,組織實施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四項行動,省委省政府堅持以改革促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先行先試,不斷優(yōu)化科技創(chuàng)新生態(tài),在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fā)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自主權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但在有關政策落實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各地、各部門(單位)要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充分認識減輕科研人員,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員負擔的重要性,圍繞推動改革和政策落地見效,堅持聚焦突出問題、自我革命,堅持解剖麻雀、集中治理,堅持小切口、大成效,緊扣主題、突出重點,細化措施、落實責任,加強協(xié)同、上下聯(lián)動,持續(xù)深化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七項行動、激發(fā)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四項行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五項行動,切實提高廣大科研人員的“獲得感”。

二、深化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七項行動

1.進一步完善減表行動。統(tǒng)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有關數據與科技統(tǒng)計工作,簡化科研項目預算編制,項目驗收實行一次性綜合績效評價,對符合條件的科研項目取消財務驗收。不斷完善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tǒng)和專家?guī)斓姆展δ埽哟蠊蚕砘A數據信息力度,進一步減少科研人員填報工作量。(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優(yōu)化財務報銷管理行動。貫徹落實《湖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省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fā)〔2022〕42號),在新立項的省自然科學基金類、湖湘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類項目中推行科研經費包干制,實行經費使用負面清單管理。開展科研經費無紙化報銷試點,簡化科研儀器設備采購流程。積極開發(fā)科研助理崗位,項目承擔單位應確保每個項目配有相對固定的科研財務助理。(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高校、院所和企業(yè)按職責分工負責)

3.增強監(jiān)督合力行動。加強審計監(jiān)督、財會監(jiān)督與日常監(jiān)督的貫通協(xié)調,嚴肅查處違紀違規(guī)問題。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推進監(jiān)督檢查數據匯交共享和結果互認。探索實行關鍵節(jié)點“里程碑”式管理,減少過程檢查和評估評價。探索制定相關負面清單,對照清單進行檢查、評審、驗收、審計,對盡職無過錯科研人員免予問責。(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快推進精簡牌子行動。在重點、前沿、交叉及新興學科領域加大前瞻性、系統(tǒng)性布局。對照科技部做法實行“五個一批”,通過“充實、調整、整合、撤銷、新建”等方式對省級創(chuàng)新平臺進行優(yōu)化,實行“優(yōu)勝劣汰”的動態(tài)管理機制,不斷鞏固提升建設水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5.全面推進破“四唯”行動。持續(xù)加大對項目、人才、學科、基地、獎勵等科技評價活動中“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問題的清理力度,加快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優(yōu)化學科、學校評估體系。(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各高校、院所按職責分工負責)

6.有效推進精簡帽子行動。落實省委人才工作有關部署要求,抓好各類人才計劃整合優(yōu)化工作;深化人才評價改革,清理規(guī)范科技評價活動中人才“帽子”作為評審評價指標的使用、人才“帽子”與薪酬、職稱評定等物質利益直接掛鉤問題。(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7.積極推進信息共享行動。堅持保障安全和促進發(fā)展相統(tǒng)一,加快推進“科技云”平臺建設,推進科技數據規(guī)范化治理和應用,更大力度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不斷拓展開放內容和對象范圍。(省科技廳牽頭負責)

三、深化激發(fā)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四項行動

1.成果轉化盡責擔當行動。積極支持符合要求的高校開展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積累經驗,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和風險防控機制,鼓勵支持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符合自身具體情況的盡職免責細化負面清單。(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科研人員保障激勵行動。進一步落實橫向委托項目經費分類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酬金提取等政策。加強對承接科研項目財務審計委托任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的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宣傳與培訓,提高其政策理解和把握能力,推動項目承擔單位針對實驗設備依賴程度低和實驗材料耗費少的基礎研究、軟件開發(fā)和軟科學研究等智力密集型項目,建立健全與之相匹配的勞務費和間接經費使用管理辦法。(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高校和院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新型研發(fā)機構服務行動。進一步加強對新型研發(fā)機構建設支持力度,鼓勵新型研發(fā)機構根據法律法規(guī)和出資方協(xié)議制定章程,依照章程管理運行,支持引導其完善現代科研管理制度,切實落實理事會領導下的院(所)長(總經理)負責制,用足用好管理自主權;鼓勵其根據實際需求自主確定研發(fā)選題和研發(fā)任務,組織研發(fā)團隊,調配科研設備。進一步優(yōu)化新型研發(fā)機構建設管理,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體系,成立省級新型研發(fā)機構協(xié)會,發(fā)布新型研發(fā)機構年度報告。推動地方根據區(qū)域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從科技計劃項目、創(chuàng)新平臺、成果轉化、人才團隊等方面加強專題研究,給予更多針對性的政策支持。(省科技廳牽頭負責)

4.科技政策宣傳行動。進一步加強科技政策宣傳力度,面向企業(yè)、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創(chuàng)新主體的政策需求,組織編印精細化個性化科技政策匯編,提高科技政策宣傳精準度。加強部門協(xié)同,以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為重點,建立常態(tài)化政策宣傳機制,豐富科技政策宣傳解讀、專家采訪、案例解析、經驗總結、典型推廣等工作方式,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宣傳力度。(省科技廳牽頭負責)

四、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五項行動

1.挑大梁。省級重點研發(fā)計劃40歲以下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大力支持科技人員在“冷門”領域、交叉學科和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方向長期積累、持續(xù)研究。開展基礎研究人才專項試點工作,長期穩(wěn)定支持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且具有明顯創(chuàng)新潛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各高校、院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增機會。省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直屬、本省直屬高等學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用于資助青年科研人員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科研的支持力度,減輕項目申報負擔。穩(wěn)步加大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力度。鼓勵有條件的科研單位通過實行彈性工作制、建設母嬰室、提供兒童托管服務等方式,為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員開展科研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有關部門、地方、科研單位為青年科研人員搭建交流平臺,組織跨區(qū)域、跨學科、跨單位青年科學家論壇、學術沙龍等青年交流活動。(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各高校、院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減考核。完善科研項目對青年科學家的考核評價方式,精簡過程檢查報告數量和篇幅要求,項目執(zhí)行期滿后提交綜合績效評價和科技報告。對探索性強、研發(fā)風險高的前沿領域科研項目,建立盡職免予追責機制。推動科研單位對青年科研人員減少考核頻次,實行聘期考核、項目周期考核等中長周期考核評價,簡化、淡化平時考核。在考核評價、崗位聘用等環(huán)節(jié),對孕哺期女性科研人員適當放寬期限要求、延長評聘考核期限。合理評價青年科研人員實際工作貢獻,在科研相關績效考核評價中,根據崗位特點分類設置評價指標,對履行崗位職責、參與的科研工作、發(fā)表的高水平論文、成果轉化成效等情況均作為貢獻予以認可,避免僅以有署名的成果作為考核評價依據,避免簡單強調成果轉化數量、金額。(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各高校、院所按職責分工負責)

4.保時間。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時間不少于4/5。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員參加應景性、應酬性活動、列席接待性會議。政府部門及所屬事業(yè)單位非因專業(yè)性、政策性業(yè)務必需,原則上不借調在一線從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員,確需借調的不安排青年科研人員從事一般行政事務性工作。推動科研單位建立“信息只填一次”機制,建立統(tǒng)一的科研管理信息平臺,加強信息共享,解決青年科研人員多頭、臨時、重復提交科研成果信息等問題。(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各高校、院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強身心。組織開展優(yōu)秀青年科研人員專訓班,并建立常態(tài)化機制;推動科研單位面向博士、博士后開展科研職業(yè)生涯啟蒙培訓,配備高水平科研、創(chuàng)業(yè)導師,讓青年科研人員少走彎路。對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進行摸底,形成人才清單,提供相關保健服務。定期組織青年科研人員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和心理疏導,關心、解決廣大青年科研人員心理焦慮。推動科研單位組織青年科研人員開展“每天運動1小時”活動,積極配備相應的活動場地和條件。(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各高校、院所按職責分工負責)

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按職責繼續(xù)推進專項行動。2022年10月底前,廣泛部署動員,摸排情況,找準卡點堵點;2022年12月底前,各地、各部門(單位)完成各自層面的措施辦法制修訂工作;2023年6月底前,各項措施辦法全面開展實施,減負行動全面落地見效。

五、有關要求

1.強化責任落實。各地、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減負行動1.0”和“減負行動2.0”的經驗做法,按照《湖南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省級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實施意見》(湘政辦發(fā)〔2022〕42號)要求,及時修改完善相關規(guī)定,推動政策落實落地。省屬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單位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抓緊健全內部工作體系和配套制度,切實抓好工作落實。

2.強化統(tǒng)籌協(xié)調。各地、各部門(單位)要切實加強溝通配合,做細做實工作方案,抓緊組織實施,加快推進各項行動部署,放出活力,提高效率。

3.強化跟蹤問效。各地、各部門(單位)要加強宣傳輔導,及時推廣試點經驗,推動專項行動成果制度化。對于專項行動積極主動、成效顯著的單位,作為典型案例予以宣傳推廣。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 湖南省教育廳 湖南省財政廳

2022年9月27日

江西

江西省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科技部 財政部 教育部 中科院 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國科發(fā)政〔2022〕214號)精神,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充分激發(fā)青年科研人員創(chuàng)新活力,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通過組織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五項行動(簡稱“減負行動3.0”),解決青年科研人員面臨的嶄露頭角機會少、成長通道窄、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改善青年科研人員的科研環(huán)境,保障青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充分激發(fā)青年創(chuàng)新潛能與活力。

二、工作任務

1.挑大梁。在省重點研發(fā)計劃類別探索設立“青年科學家項目”,鼓勵4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提高青年人才擔任省級重大科技研發(fā)專項、重點研發(fā)計劃、重大平臺基地等負責人和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3/aa92483445/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垦利县| 务川| 安义县| 南丰县| 班戈县| 长春市| 博客| 阳东县| 湖北省| 错那县| 普兰店市| 高唐县| 全州县| 沙河市| 凭祥市| 海宁市| 仙桃市| 双柏县| 杂多县| 佛学| 仙游县| 自治县| 乌兰察布市| 钟祥市| 贡嘎县| 乡城县| 汉中市| SHOW| 昌都县| 射洪县| 比如县| 冕宁县| 额尔古纳市| 房产| 垣曲县| 梅河口市| 平湖市| 肃南| 贺州市|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