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經報道了大量用于水系鋅電池的嵌入正極材料,但有限的嵌入容量阻礙了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香港城市大學支春義、南方科技大學劉瑋書、上海交通大學姚振鵬等開發了一種基于BiSb合金(Bi0.5Sb0.5)的高性能水系鋅電池,其使用高濃度強堿性聚電解質。圖1 材料結構及形貌表征結合原位X射線衍射(XRD)、拉曼光譜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表征,以及密度泛函理論計算,作者證明了該材料的轉化溶解/沉積電化學機制(BiSb? Bi+SbO2? ? Bi+SbO3? ? Bi2O3)。BiSb正極實現了0.3 A g?1時512 mAh g?1的大容量、20 A g?1時90 mAh g?1的優越倍率能力和穩定的長期循環性(在0.5 A g?1下循環600次后保持184 mAh g?1的容量;在1 A g?1下循環1300次后保持130 mAh g?1的容量)。圖2 基于準固態PANa水凝膠電解質的BiSb合金的電化學性能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低至?10及?20°C時,在1 A g?1下其仍能分別提供210和197 mAh g?1?的容量。此外,制備的軟包Zn/BiSb電池在0.3 A g?1時可提供303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當與高濃度聚電解液結合時,Zn/BiSb電池在寬溫度范圍內(?40至40°C)表現出優異的性能。該研究表明,金屬正極以其獨特的機理有望實現鋅電池的高性能,其中合金是穩定金屬電極循環的有效途徑。圖3 Zn/BiSb電池的轉換溶解/沉積化學Stable bismuth-antimony alloy cathode with a conversion-dissolution/deposition mechanism for high-performance zinc batteries. Materials Today 2021. DOI: 10.1016/j.mattod.2021.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