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大Nature子刊:Au單原子協同O空位,活化高熵LDH中的晶格氧以穩定催化OER 2023年10月13日 下午9:26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93 電解水制氫是利用和儲存太陽能和風能等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理想方式,可有效解決能源危機和碳排放問題。然而,該過程中涉及的陽極析氧反應(OER)是一個復雜的四電子轉移過程,伴隨著質子轉移,導致動力學緩慢,限制了水分解過程。因此,對OER機理的基本理解對于開發高效、持久的OER電催化劑以促進OER動力學是必不可少的。根據傳統的吸附質演化機制(AEM),OER中間體(*OH和*OOH)在金屬活性位上的吸附能呈一種線性關系(ΔGOOH=ΔGOH+3.2±0.2 eV),理論上過電位約為370 mV。 最近,研究人員提出了晶格氧氧化機制(LOM),其涉及水氧化過程中晶格氧的活化和氧化還原,并且可以規避線性AEM關系的限制,從而降低反應能壘。因此,開發穩定耐用的基于LOM的OER電催化劑對于突破傳統AEM的理論極限以提高OER反應動力學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河北工業大學鄭士建和劉輝等報道了一種由Au單原子和O空位修飾的高熵MnFeCoNiCu層狀雙氫氧化物(AuSA-MnFeCoNiCu LDH),其表現出高OER活性和良好的穩定性。 性能測試結果顯示,AuSA-MnFeCoNiCu LDH催化劑表現出優異的OER活性,其在10 mA cm?2電流密度下的過電位僅為213 mV,比原始MnFeCoNiCu LDH降低了110 mV。最重要的是,AuSA-MnFeCoNiCu LDH還表現出顯著提高的穩定性,在1.53 VRHE下運行700小時,電流密度僅下降6.4%,并且穩定性測試后材料仍保持高熵結構。 一系列原位表征和理論計算表明,在高熵LDH中引入的Au單原子和O空位的協同作用導致O 2p軌道上移,削弱金屬-O鍵,從而活化晶格氧,降低LOM的能壘,使得高熵LDH的OER機制由AEM轉變為LOM,有效提高了OER活性。 更重要的是,高熵效應可以抑制金屬物種的浸出并提高晶格氧氧化過程中的結構穩定性,這是OER穩定性良好的主要原因。綜上,該項工作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高熵LDH的OER機制的轉變,這為設計強大和穩定的高熵電催化劑提供了理論指導。 Activating Lattice Oxygen in High-entropy LDH for Robust and Durable Water Oxid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41706-8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3/c0eb4d4dfb/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清華張強/北理張學強JACS:實用復合鋰負極的連續轉化-脫嵌脫鋰機制 2023年10月13日 姜付義/周艷麗Chem. Eng. J.: 具有協同效應的分層1T/2H-MoS2@PNC用作超快耐用負極材料 2023年10月17日 ?馬天翼/馬亞麗/孫曉東Nano Energy:BMO-BTO異質結中內建電場起大作用,顯著促進壓電催化產H2 2024年1月9日 超強!!鄧德會/于良,再發Nature Catalysis! 2023年10月3日 Nature子刊:Ag-AgMOMs實現高效光催化HER 2023年10月11日 Nature子刊:DFT篩選!單原子二聚體原子界面用于高效pH值通用HER 202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