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3年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蒙吉·G·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路易斯·E·布魯斯(Louis E. Brus)和阿列克謝·伊基莫夫(Alexey I. Ekimov),以表彰他們在量子點的發現和合成方面的貢獻。具有半導體特性的碳量子點在光催化領域有潛在應用。近日,上海大學王亮課題組利用長波發射碳量子點(CQD)和石墨氮化碳(CN)作為模型光催化劑,在制備在共價異質結光催化劑合成及其光催化CO2還原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Amide Covalent Bonding Engineering in Heterojunction for Efficient Solar-Driven CO2?Reduction”發表在納米材料科學領域期刊《ACS Nano》(影響因子為17.1)。光催化異質結催化劑中的連接方式對材料界面上的電荷轉移速率有重要影響,是影響光催化性能的決速步驟。本研究以非金屬石墨氮化碳(CN)和低成本碳量子點(CQD)作為反應前驅體,采用簡單的EDC/NHS輔助連接策略合成了酰胺鍵合的CN-CQD異質結光催化劑,表現出良好的光催化CO2還原性能。該研究在開發相關的共價相互作用光催化劑方面取得了突破,為共價連接異質結構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指導方案。研究背景太陽能驅動的CO2轉化為高值的化學品或燃料,如CO、CH4和HCOOH,以可持續的方式解決環境挑戰和能源危機,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戰略。然而,大多數光催化劑的催化效率低和選擇性不足仍然是主要的挑戰,限制了光催化CO2還原的實際應用。異質結構已被證明可以通過建立合適的能帶結構和新的電子傳遞途徑,在設計的催化劑中有效地促進電荷分離,從而提高光催化性能。異質結中的連接方式對材料界面上的電荷轉移速率有重要影響,是影響光催化性能的關鍵因素。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共價相互作用上,如范德華力、靜電吸引、π-π共軛和氫鍵。共價鍵可以提供增強的穩定性和優越的光電子傳輸特性,并產生強大的異質結,卻仍然是一個未開發的領域。因此,構筑共價連接的異質結界面,對合成高效異質結光催化劑至關重要。圖文導讀I. CN-CQD異質結制備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