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禮龍/孫孝飛/杜顯鋒AFM:鋰離子電池的聚合物電極材料綜述 2023年10月14日 下午11:58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16 聚合物電極材料(PEMs)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可調結構和柔韌性已成為鋰離子電池(LIBs)的熱門研究課題。由于其豐富的綠色資源,它們被認為是傳統無機材料的一類有希望的替代品。 在此,西安交通大學熊禮龍副教授、孫孝飛副教授及杜顯鋒教授等人回顧了典型氧化還原活性PEMs的研究進展,包括導電聚合物(CPs)、羰基聚合物(COPs)、自由基聚合物(RPs)、硫化物聚合物(SPs)和亞胺聚合物(IPs)。作者討論了PEMs的分子設計和電化學性能的合成要點,詳細描述了PEMs的導電、氧化還原和合成機制。 針對不同種類PEMs的優缺點,作者提出了分子結構改性、微觀形貌控制、碳材料復合化等3種改進策略,解釋了分子結構與電化學性質(電導率、溶解度、氧化還原電位、理論容量、倍率容量和循環穩定性)之間的內在關系并提出了分子結構改性的方向。此外,還闡述了微觀形貌(納米結構、多孔結構和網絡結構)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從復合材料的角度探討了碳材料在提高PEMs電化學性能方面的作用。 圖1. 五種聚合物電池的配置和放電過程 最后,基于上面討論的改進策略,作者提出了PEMs的發展趨勢和前景以指導 PEM 的未來設計: (1)分子結構的改性可以概括為四個途徑:調節共軛度、設計剛性分子骨架、設計交聯結構和引入功能基團。 (2)其次,高性能PEM的制備對合成過程提出了許多挑戰:從聚合物本身的角度來看,重要的是尋求提高聚合度和簡化功能改性的合成工藝;此外,聚合物微觀結構的可控制備也需要對合成工藝進行優化和探索。 (3)復合材料的設計可以協同復合成分的優點,彌補聚合物的缺點。結合物理保護層和化學限制,可以進一步保證聚合物的循環穩定性。 圖2. 原位縮聚制備PI/rGO復合材料及其電化學性能 盡管在PEM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容量衰減、體積能量密度低、制備一致性差,它們幾乎沒有出現在商業市場。隨著智能、可穿戴和可植入電子產品的快速發展,下一代電池應朝著可持續、柔性和長壽命的方向發展,PEMs在這些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循環壽命是PEM面臨的最大挑戰,其穩定性差的原因有兩個: 1)過氧化和體積膨脹造成的結構破壞; 2)聚合物溶解度造成的活性物質損失和自放電。因此,提高穩定性是PEMs未來的發展趨勢。 Polymer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fm.202110871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178c784f81/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第一單位!吉林大學,Science子刊! 2024年12月23日 Nat. Commun.: 用于耐用鋰離子電池的過渡金屬摻雜富鎳層狀正極材料 2023年10月12日 ?李春忠/李會會/李昊ACS Catalysis:Cu基電催化劑表面羥基化,促進電化學還原CO2 2023年12月23日 鄭大臧雙全/王銳Appl. Catal. B.:離子共價有機納米片錨定銅用于光催化質子還原 2023年10月10日 如何提升鋰金屬負極的性能?采用磷酸三乙酯往碳酸鹽電解液中多溶些LiNO3! 2023年11月13日 孫永明/楊輝EEM: 鋰合金電極的應力調節設計實現電池穩定循環 202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