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雙電子氧還原反應(2e–?ORR)為生產過氧化氫(H2O2)提供了一條綠色途徑。然而,設計和開發兼具高活性和選擇性的催化劑仍是一個關鍵的挑戰。基于此,廣西大學趙雙良等人設計了十種鈀基單原子催化劑,并用DFT解釋了2e–?ORR合成H2O2的活性和選擇性的潛在機制。由于*OOH和*O(或*OH)之間的線性比例關系,可通過火山圖得知*OOH的中間體可用于反映2e–/4e–?ORR的催化活性。研究人員認為,缺陷石墨烯與單個Pd原子(C4Pd)在熱力學上是有利的,表現出超低的過電位(0.044 V)用于合成H2O2,該催化劑在弱酸性或中性電解質表現出優異的活性和選擇性。而結合在缺陷石墨烯上的Pd原子團簇(C4Pdx, x=2, 3, 4, 5)均比C4Pd合成H2O2的性能差。計算結果表明,O2分子和*H的側向吸附構型構成了H2O2選擇性的限制因素。這些發現為解釋2e–?ORR的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并為設計用于直接合成H2O2的有前景的催化劑奠定了基礎。Palladium-based single atom catalysts for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DOI:10.1016/j.cej.2021.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