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銘/張琪AEM:MOF-硫共聚物正極助力鋰硫電池1000次循環! 2023年10月14日 下午6:03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22 鋰硫電池(LSB)s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儲能器件之一。然而,可溶性多硫化物(PSs)的嚴重穿梭效應限制了它的進一步應用。金屬有機框架(MOFs)因其在限制和捕獲PSs方面的優勢而成為一種新型的硫主體。然而,它會導致緩慢的氧化還原動力學,導致比容量低和壽命短,尤其是在高硫負載下。 廣東工業大學黃少銘、張琪等通過將硫與乙烯基官能化MOF共聚,成功設計并構建了一種由MOF-硫共聚物組成的高效硫正極,命名為CNT@UiO-66-V-S,以加速氧化還原動力學并抑制穿梭效應。 圖1 UiO-66-VS的合成路線示意圖 此前的研究已證明將元素硫(S8)與有機分子如1,3-二異丙烯基苯、二乙烯基苯、四(烯丙氧基)-1,4-苯醌和 4-乙烯基-1,2-環氧環己烷(VE)共聚,可有效促進氧化還原動力學以及提高Li+轉移速率。 受此啟發,通過類似的反向硫化反應將硫與MOF共聚有望實現更快的氧化還原動力學,并同時減少PSs的擴散。系統的電化學實驗和原位拉曼光譜分析表明,這種共聚正極表現出自由基反應機制,可以極大地加速PSs的轉化并抑制鋰枝晶的生長。 圖2 電化學性能 因此,研究顯示,與物理混合的MOF/S正極相比,CNT@UiO-66-V-S共聚正極在1 C下經過500次循環后的放電容量提高了100%,在1000次循環期間每次循環的衰減率降低了0.028%。 此外,在0.2 C和5.6 mg cm-2的高硫負載下實現了穩定循環。MOF-硫共聚策略為促進反應動力學和解決穿梭效應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并有望啟發用于高性能鋰硫電池的先進硫主體的設計。 圖3 原位拉曼光譜分析 Copolymerization of Sulfur Chains with Vinyl 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Accelerating Redox Kinetics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enm.202104074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481ee4da1f/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香港理工郝建華教授團隊,最新Nature子刊! 2023年11月14日 催化“跨界”電池!大佬強強聯合,麥立強/王子運/陸俊等,重磅Nature Catalysis! 2024年6月16日 東南/南大/南洋理工聯發AM: 先進多功能水系可充電電池從材料、設備到系統的設計 2023年10月15日 姜銀珠/盧星宇AFM:激活Na2FePOF中的惰性Na1位點以實現高性能鈉存儲 2023年10月7日 【催化】喬世璋課題組Chem:界面鍵合誘導調控反應中間體,促進高效電解水 2023年11月13日 龐全全教授Nature子刊:溶液到固體的轉化化學物質可實現超快速充電和長壽命的熔鹽鋁電池 2023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