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中國最窮的211大學!連研究生獎學金都發不起了…. 2023年10月14日 下午9:49 ? 話題 ? 閱讀 42 來源丨募格學術綜合自青塔、西部網-陜西新聞網、中國新聞周刊、西北大學官 萬萬沒想到曾經因為“窮”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的西北大學。 最近又因為“沒錢”惹的禍而闖上了風口浪尖…. 近日,西北大學因研究生獎學金發放問題引發關注。 起因是臨近開學,西北大學通知調整獎學金發放政策,不僅取消了考研新生的獎學金,連覆蓋比例都大幅度縮減了,這引起了諸多學生的不滿。 據網上消息稱,西北大學研究生獎學金之前的文件寫的是碩士生每年6000元。覆蓋率達100%,執行到2024年。 原文件 結果開學了出了新的通知,考研新生取消獎學金,只有推免生有獎學金,為10000/年。不僅如此,還直接影響了目前在讀的研二研三同學們,研二研三的獎學金覆蓋比例也從百分之九十變成了百分之五十,數額也砍半了。 在新文件中,提到了碩士研究學業獎學金等級分為三等,一等為 8000 元 / 年,二等為 5000 元 / 年,三等為 2000 元 / 年。覆蓋比率不超過10%、15%和25%。 也就是說新文件的研二研三覆蓋面只有50%,而舊文件是90%,兩者人數相差40%,另外,金額也由原來三等獎是6000元/年,直接降低到2000元/年! 原文件 變化如此之大,也難怪另同學們不滿,畢竟很多人在擇校時,獎學金的多少和覆蓋比率是決定選擇學校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為什么學校獎學金變卦呢? 西北大學的工作人員表示:“學校每年都要貼四五千萬,實在是貼不了了,只能取消。” 圖源:中國新聞周刊 簡單點來說就是,實在沒錢了。 不過好在輿論壓力下,8月26日,學校又給出了最新消息,2022級研究生獎學金評定還是按原政策執行。 好歹也是211高校,怎會淪落到連四五千萬都補貼不起? 朋友,別懷疑,西北大學,可能真是中國最窮的211高校了。 求師生捐一杯奶茶錢助校發展 最窮211曾登上熱搜 第一次因為“窮”而被大眾所熟知,還要追溯到2021年10月15日,西北大學舉行建校119周年慶祝大會的時候。 在校慶當天,西北大學官微發布消息稱,為了更好的助力母校發展,西北大學校友總會發出真誠倡議:在每月的6-9日,每位校友、老師可以將一杯奶茶的錢(11.9元)捐出;在校學生可以將一杯豆漿的錢(1.19元)節省下來支持母校的發展,或者也可以捐贈任意金額。 微博稱:“無論數額多少,都是愛校情懷,彌足珍貴。期待大家的熱情參與,用一腔深情與厚愛,致敬百年西大!” 微博最后,還附上了不同捐贈通道的二維碼。 隨后,這種倡議捐奶茶錢的行為引起熱議,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當時有網友覺得無語:表示現在211高校都出來哭窮了? 但是,很快就有學生表示,這不是出來哭窮,畢竟我們西北大學,那是真的窮啊… 窮 這所“吃草產奶”大學可能是認真的 西北大學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現為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學校由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 雖然地處陜西這個高教大省,但西北大學的科研經費,確實少的可憐。 從實力上來說,2020年,西北大學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并列中國大陸地區高校第43位、在陜高校第3位。從教學和科研來看,西北大學絕不算拉胯。 但根據青塔公布的數據,2020年,西北大學的預算經費僅有8個億。 這是個什么概念? 同期,位于沿海地區的211高校蘇州大學以34.06億元的經費喜提江蘇省高校預算經費第4。排在他前面的,還有目前還是雙非的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 眼光再往中部地區同類型高校看,位于武漢的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今年預算經費都在30億元上下。 不過這真不是陜西省摳門。作為高教大省,陜西省是典型的學校多,經費少。2020年,陜西省的所有省屬地方高校,都邁不過10億經費這個大關,經費不足2、3億的高校一抓一大把。 作為省屬高校的西北大學,只能吃了這沒錢的虧。 2021年,根據官網公布的高校支出預算表,相較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同類型“211”“雙一流”高校,西北大學再一次喜提經費“墊底”。 根據西北大學官網公布的官方數據,該校2021年預算支出14.18億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21年支出預算總額39.98億元,是其兩倍還多;另外,同年度陜西師范大學支出預算總額31.87億元,長安大學28.16億元,都比西北大學高不少。 更有人統計了中西部地區高校近四年預算收入增長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和同在陜西的211高校相比,西北大學的預算增長率,只有可憐的3.05%,甚至還不到別人增長率的三分之一。 種種數據表明,西北大學,確實有點窮,這也難怪只要搜索最窮211,詞條就會自動關聯西北大學。 所以西北大學每年補貼研究生獎學金四五千萬,實在補貼不起了,還真不是一個借口….? 學校的經費,早就捉襟見肘了。 不過,雖然經費拮據,但西北大學的實力,絕對稱不上“弱”。 甚至有學子戲稱西北大學屬于“吃下去的是草,產出是奶”的“吃草產奶”大學。 在2017年第四輪教育部學科水平評估中,西北大學有兩個學科被分為A類,B+及B+以上學科達到七個,這個成績,足以傲視大多數西部211大學。 國內考古學領域,西北大學甚至可以和北京大學爭一爭頭把交椅。在學科評估中,只有2所大學的考古學系拿到A+評分,一所是北大,另一所就是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的博物館 不光是文科,理工科方面西北大學也算小有建樹。在第四輪學科評估,西北大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學科進入ESl全球前1%行列。學校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4個,數量位列全國省屬高校、在陜高校第一。在2017年和2019年兩屆院士增選中獲批2位院士,新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98人次。 更多資金意味更多可能 所謂旱的旱死澇旳澇死,經費拮據是眾多西北高校的通病,和動輒30多億預算的南方高校比,西北大學研究生獎學金政策毫無優勢。 唯一的破局點,可能就是靠號召校友募捐。 其實,這種形式在我國好多高校內都有實行。 據澎湃新聞梳理,北京大學校友會今年7月對該校2021屆畢業生發起的倡議以支持北大的一項公益種子計劃,倡議捐贈額從1.23元起、或捐贈123元,可獲得相應捐贈紀念品。 復旦大學則會在每年建校周年紀念日發起年度捐贈。以2021年為例,復旦建校116年,該校校友會倡導以116元的倍數進行(116,232,348…1160…以此類推),所有捐贈將注入復旦大學校友基金,以支持復旦大學發展。 總的來說,一所高校的發展前景,與其可支配的財力息息相關。 有充裕的資金能夠招來更好的師資力量、投入實驗室設備、改善學校設施、提高教職工福利待遇。使得學校的實力壯大,發展速度自然加快。 也就是說“更多資金意味著更多可能”。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曾說過:“西北大學根植于陜西大地,給一碗水就能豐長,給一個支點就敢攀登,給一塊化石就可以對話歷史。” 用有限的經費做最好的產出,也是這所西部“最窮”211堅守的理念。 希望他能盡早擺脫經費拮據的枷鎖,給未來報考的學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好成長,將來再回饋母校,實現一個正向循環。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558bf43df4/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祝賀:7位中國學者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3年10月31日 博士畢業不再“唯論文”!Nature官方:如今博士培養模式需改革! 2024年2月19日 化學博士生通過門縫給鄰居注射投毒,只因覺得對方太吵…… 2023年12月12日 45歲,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本屆最年輕院士之一! 2023年12月6日 新發現!重磅Nature Materials:自然界最硬的材料,居然能自愈合! 2023年11月24日 霸氣,繼Science背靠背,顏寧又兩篇Nature背靠背,爭取Cell背靠背…… 202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