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大學回應:屬實! 2023年10月14日 下午9:50 ? 話題 ? 閱讀 19 來源丨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郭春雨 李巖松)、雙一流高教 近日,媒體報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設立國內高校首個“元宇宙”院系。9月2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工作人員回應記者,該消息屬實,學校信息工程系更名為元宇宙工程系。 《現代快報》報道的文件顯示,9月23日,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印發《關于信息工程系更名為元宇宙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經學院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并報學校批準,該院信息工程系更名為元宇宙工程系。 “這個成立通知是沒問題的,我好像也看見那個通知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工作人員回應,具體課程設置等自己也不是很清楚,“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問一下學校宣傳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元宇宙工程系的課程設置等屬于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具體的情況需要咨詢學院,“我也不是很清楚”。 媒體報道更名文件 根據公開資料,元宇宙的概念始于 1992 年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創作的科幻小說《雪崩》。斯蒂芬森書中描繪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數字空間“Metaverse”,為地理空間所阻隔的人們可通過各自“化身”相互交往,度過閑暇時光,還可隨意支配自己的收入。 根據新華網的報道,對于元宇宙的概念和內涵,業界尚無定論。較常見提法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專家表示,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術,如5G、6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強調虛實相融。 記者登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官方網站查詢,目前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頁面沒有找到《關于信息工程系更名為元宇宙系的通知》。 據江蘇當地媒體《現代快報》報道,南信大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潘志庚介紹,人工智能學院的元宇宙工程系是國內高校第一個以元宇宙命名的院系。未來南信大致力于打造元宇宙教學、研究,產教融合,學術交流,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新高地。依托元宇宙研究院,招聘高水平人才。 潘志庚還透露,未來還將牽頭籌備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元宇宙專委會,計劃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培養元宇宙方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 談到更名為元宇宙系的初衷,潘志庚說道:“特別熱,從去年開始就有很高的社會關注度。正因為熱度高,市場有需求,才有了設立元宇宙學院的動機。” 記者注意到,2022年7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聯合主辦的“元宇宙與智慧教育國際論壇”在南京舉行,論壇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潘志庚教授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戴躍偉在論壇上介紹,本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辦的“元宇宙與智慧教育國際論壇”旨在開展新應用、新理論、新服務和新技術的深入交流與探討,研究虛擬現實及元宇宙技術領域發展所面臨的關鍵性挑戰問題,就虛擬現實與虛擬數據圖像分析與處理、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虛擬與增強現實、元宇宙技術與應用電子以及交互系統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相信本次會議的舉辦將拓展我校科研團隊研究思路,并加強校內外科研團隊在元宇宙與虛擬現實等領域的深入交流與合作。 據公開資料,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組建于2019年6月,由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專業整合優化并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組合而成,是學校重點建設的特色學院之一。 據官網介紹,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服務于新中國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而生,1960年設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學校前身),隸屬原中央(軍委)氣象局,1963年獨立建校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列入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劃轉江蘇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007年以來,學校先后實現了江蘇省人民政府、中國氣象局、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現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學校主校區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區,占地2000余畝。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582404661c/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政府工作報告:讓更多科研人員可以“十年磨一劍” 2023年11月4日 一大波SCI新刊最新影響因子預測,最高已超50! 2023年11月3日 多名研究生遲到,導師大發雷霆引爭議!校方回應 2023年12月6日 多地官宣: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 2024年2月19日 Science主編開懟特朗普:幾個月造出疫苗?拜托,請尊重科學 2023年11月7日 Nature連發3天:我們道歉 202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