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量子位
溫州中學,火上了熱搜。
原因是一份“新教師天團”名單的釋出:
11名新錄用老師中,7人來自清北,5位碩博畢業,還有人發過Nature子刊。
如此豪華陣容,不僅讓溫州中學的微信推文迅速達到10萬+,在其他社交平臺,也引來網友紛紛圍觀。
這一圍觀不要緊,大家發現,今年二三線城市的教師招聘行情,那可真不一般。
淮安楚州中學、鄭州第十一中學……這些中學今年的錄用名單同樣閃瞎網友眼睛:全部畢業于國內頂尖高校不說,大部分還都是碩士。
此前名校碩博扎堆沖進深圳中學、人大附中,有國內頂尖名校、高薪待遇、一線城市等條件吸引。
曾出過省雙科狀元
事情一開始,是溫州中學在其公眾號上展示了他們的“新教師天團”,沒想到迅速10w+,并引起熱議。
11人中有7人畢業于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1人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人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2人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
細看他們的簡歷,許多人都有過在五大學科競賽斬獲一等獎的經歷。
甚至還有1人以共同一作身份在Nature子刊上發表過文章。
有網友看完就表示:這陣容也太厲害了,可有這條件為啥不選研究所?
并且,按照溫州市教育系統工作者和《中國新聞周刊》透露的信息,溫州中學老師的薪資可能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高。
溫州普通中學教師的綜合年收入有十幾萬,這和杭州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更不用說和深圳比較了。
當地老師還表示,他們的收入情況主要和工作年限、工作積累成績有關,不會因為是清北畢業就另開薪資。
這位老師給出的解釋是,“或許更看重學校的綜合優勢。”
其實,雖然比不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水平,但溫州中學在當地一直是頂尖的高中,在整個浙江省可以排到前五。
今年高考,溫州中學最高分704分并列全省第十名,有312人超過了浙大分數線(包含農林線648分)。
2020年該校還曾出過一位浙江省雙科狀元,考出了721分的高分。
更為關鍵的是,盡管不在一線城市,但是溫州中學的競賽成績一直都可圈可點。
今年有學生拿了NOI 2022(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
去年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溫州中學有4人以全國前30名的成績入選物理國家集訓隊,被保送北大或清華。
同年,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溫中化競團隊有4人拿下金牌,2人入選國家集訓隊。
這樣的成績不可謂不亮眼了,聯想到這次新入職的老師許多也有競賽背景,或許這才是他們更大的用武之處。
今年4月份,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還專門來溫州中學開講座,從分享主題來看,意為西湖大學招攬溫州中學生源。
與此同時,這所有著百年歷史的學校,也走出過院士級人物。中科院院士、聲學家張淑儀,正是其中之一。
而想通過中考考進這所重點中學,也是很有難度,網傳中考分數要達到630分以上。
有本地網友就現身說法:溫州中學一直是家鄉最厲害的高中,反正我是考不進去。
“教師天團”正在走向二三線
他們今年最新聘用的22位老師中,其中15位畢業于北大。
這15人還幾乎都是碩士學歷,僅有3人本科畢業,并且不乏來自金融、計算機技術等熱門專業的學子。
在鄭州第十一中學的最新擬入職教師名單中,同樣看到了清北學子的身影。
7位老師中,只有1人本科畢業,但來自清華,將主講高中數學。
另外6人人均國內TOP20高校碩士生,還有一位物理老師為北大碩士畢業。
和溫州中學的情況頗為相似,如上兩所高中也都是省重點。
鄭州十一中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據網傳情況,今年高考鄭州十一中共有89人考入985院校,其中上交大1人、復旦2人、浙大1人、中科大1人。
淮安楚州中學的高考成績榜雖然不算強悍,但是從其大舉引入頂尖學子的動作也不難看出,學校想要從師資方面入手,提升整體教學水平。
概括來說,“教師天團”的現象已經不再獨屬于一線知名中學,引入頂尖人才再培養出頂尖學子的成功經驗,也啟發著二三線高中效仿學習。
有的高中和深圳中學一樣,開出幾十萬年薪專門聘請頂尖學子或特殊人才。
如內蒙古鄂爾多斯第一中學,曾開出年薪50~60萬招聘清北畢業生。
江蘇省海門中學則大力挖奧賽人才,如高中階段有奧賽獲獎經歷,起薪40萬元;針對重點高校研究生,每月會發放5000元專項津貼。
再結合“教師熱”的大背景來看,官方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國專任教師總量增長了381.5萬人,增幅達26%。
教師資格證報考人數增長超65倍,由2012年的17.2萬人躍升至今年的1144.2萬人次。
有網友覺得這是一種內卷,甚至覺得博士去高中教書完全大材小用。
但如果從另一個維度來看,有人認為名校生去教中學,恰恰能帶動教育事業發展。
比如深圳中學從2017年開始大舉引入高學歷人才,教師團隊中清北學子、博士人次都在翻倍增長。
2017至2021年共有159人獲北大、清華錄取,4年來錄取人數呈遞增趨勢。其中還不乏顏寧弟子、CMO金牌得主。
帶著深圳中學走出這番成績的校長朱華偉,也同樣是博導出身。
△深圳中學校長朱華偉(圖源:中國教育在線)
他曾表示“不遺余力地引進名校畢業的碩博教師,看重的不僅是他們的學科背景,還希望這些高層次人才給予學生更多高端的學術引領”。
對于“清北的碩士博士到中學當老師是不是大材小用”這個問題,他認為越優秀的學生越需要優秀的老師引領,這正是大材大用。
參考鏈接: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1992225
[2]https://www.sohu.com/a/561342039_121124615
[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595786
[4]https://mp.weixin.qq.com/s/tSiOAg_qtMq–3c0j1Ie3A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5a80065a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