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學所JACS:Cu@AIL助力CO2的深度還原 2023年10月14日 上午11:02 ? 頂刊 ? 閱讀 14 利用可再生能源將CO2電化學還原為多碳(C2+)產物是實現可持續能源儲存和碳中和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安培級電流密度下實現高C2+產物品法拉第效率(FE)還是一個挑戰。基于此,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張建玲研究員等人報道了一種堿性離子液體固定在銅上(Cu@AIL),以促進CO2的深度還原。采用該策略,在電流密度為0.9 A·cm-2時,C2+ FE為81.4%,在-0.76 V下,半電池能量轉換效率為47.4%。特別是當電流密度高達1.8 A·cm-2時,在-1.31 V下,C2+ FE達到71.6%。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CO2RR在Cu@AIL上生成C2+產物的反應機理。計算得出Cu@AIL和Cu上的CO2吸附能分別為-1.09和-0.72 eV,表明Cu@AIL對CO2的吸附能力大大提高。同時,作者計算了Cu@AIL上CO2RR和純Cu生成C2+產物的吉布斯自由能(ΔG)。 首先,CO2在Cu和Cu@AIL上的吸附ΔG值分別為-1.06 eV和-1.43 eV,說明Cu@AIL對CO2的吸附強于Cu。對于Cu@AIL和Cu,*CO2轉化為*COOH轉化的ΔG值分別為-0.20和0.15 eV,表明*CO2在Cu@AIL表面更容易被激活。*CO二聚成*OCCO被認為是形成C2+產物的關鍵步驟。 對于Cu@AIL,*CO二聚成*OCCO的反應勢壘為1.28 eV,低于Cu的1.80 eV,證實了AIL的存在有利于形成C2+產物的*CO二聚化過程。此外,作者還計算了CO2在Cu和Cu@AIL上的擴散系數,其中Cu@AIL的CO2擴散系數為4.38×10-8 m2·s-1,高于純Cu的1.26×10-8 m2·s-1,說明Cu表面AIL的存在可以加速CO2的擴散,促進CO2RR生成C2+產物。 Alkaline Ionic Liquid Microphase Promotes Deep Reduction of CO2 on Copper.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6860.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60ebbb2792/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劉宏/周偉家Nano Energy: Au-MoO2異質結納米片上Au-O鍵的強耦合來等離子體增強HER動力學 2023年10月14日 攻克難題,性能“飛升”!他,清華本碩,賓大終身教職,新發Nature Materials!全固態鋰硫電池新突破! 2025年1月7日 中科院物理所聯手華為,硅負極最新EES! 2024年8月9日 毛俊杰&王定勝&王濤,最新Angew.! 2022年9月3日 低至-80℃!斯坦福大學戴宏杰,最新AM! 2023年10月10日 開創先河!雙非高校「國家優青/長江學者」團隊,新發Nature子刊! 202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