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鐘海政教授:2003年于吉林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8年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導師:李永舫),2008年–2010年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Gregory D. Scholes)。2010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2013年破格晉升為教授。目前主要從事量子點及其應用技術研究,已在Nat. Commun., Light Sci. Appl.,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總引用次數>11,000次,i10指數高達115。申請中國發明專利78項(授權23項),授權美國、韓國、日本發明專利共6項1。

源起量子點
2013年7月,鐘老師被破格晉升為教授,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科研方向。鈣鈦礦制備簡單,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質,是當時熱門的光電材料,但是這種材料室溫下熒光效率低。鐘老師帶領團隊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們發明了“室溫配體輔助再沉淀技術”(授權專利,并轉讓給了TCL),制備了高熒光產率的鈣鈦礦量子點材料。他們在2015年發表一篇ACS Nano文章2,目前已經被引用1583次,這項工作非常領先且重要,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跨界應用,發表Nature Photonics
一般地,鈣鈦礦材料被用于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管、光電探測器、激光和鐵電材料。



參考資料
1.?https://nanophotonics.bit.edu.cn/yjdw/ad97bed782ec4683b7f6cb8faa0649d3.htm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8fe6cfba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