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 Comput. Mater.: 機器學習加速發現具有超低晶格熱導率的四元硫屬化物 2023年10月14日 上午11:57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10 具有本征低晶格熱導率的新型化合物在基礎研究中受到高度追捧,這將有助于設計和發現適用于設備應用的高效材料。高通量(HT)DFT 計算等現代計算方法加速了新化合物的發現,但該方法可能會錯過許多迄今未知的穩定化合物。 為此,美國西北大學Chris Wolverton, Cheol Woo Park及Koushik Pal等人設計了一種基于晶體圖卷積神經網絡(CGCNN)的先進機器學習(ML)模型,用來發現新的四元硫屬化物AMM’Q3(A/M/M ‘=堿金屬、堿土金屬、后過渡金屬、鑭系元素,Q=硫屬元素)。該模型對輸入晶體結構的體積(即尺度)不敏感,從而使模型能夠在不知道其DFT弛豫體積的情況下更準確地預測假設化合物的性質。 結果表明,材料發現的總體成功率相當高(~11%),作者總共發現了461種可能合成的新型四元硫屬化物(包括99 種熱力學穩定和362種低能亞穩定化合物)并對4199種獨特的AMM’Q3組合物進行DFT計算驗證。作者隨機選擇了14種DFT穩定的半導體和非磁性化合物研究熱傳輸特性,計算表明這些化合物都表現出超低的晶格熱導率。 圖1. 多目標ML框架的圖示 通過分析其中一種化合物KLiZrSe3的諧波和非諧波晶格動力學特性,作者發現該化合物家族中的超低晶格熱導率源于 (a)產生低聲速的軟聲學聲子分支, (b)出現在低頻的聲子分支之間的強雜化, (c)在格林乃森參數的高值中可見的較大聲子非諧性。 此外,低能量幾乎無色散的光學聲子分支的存在也造成載熱聲子壽命縮短,進而導致非常低的晶格熱導率。這項工作能夠鼓勵基于圖神經網絡的ML模型的應用和開發,以有效地發現新材料。雖然這項研究繞過了輸入晶體結構的DFT弛豫體積信息,但必須設計一個可解釋弛豫期間晶體結構在應力和離子位置的ML模型。 總之,這項研究證明了尺度不變ML模型在預測新化合物方面的高效性,并為這些新化合物提供了實驗研究機會。 圖2. 預測的穩定化合物的熱傳輸特性 Scale-invariant machine-learning model accelerates the discovery of quaternary chalcogenides with ultralow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38/s41524-022-00732-8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c8c4622a4f/ 機器學習 贊 (0) 0 生成海報 微信扫码分享 相關推薦 ?湖大Angew:丁二烯砜基二元深共晶電解質助力高性能鋰金屬電池 2024年7月29日 博士師弟被某市引進, 承諾其可當上市局副局長, 結果是…… 2023年10月14日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銅和鈀修飾的碳納米帶用于催化硝酸鹽電還原合成氨 2024年2月28日 郭林/鄭子龍/張倩倩AFM:陽離子選擇性隔膜助力無枝晶鋰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15日 華南理工大學ACS Catalysis: 構建疏水-親水雙相異質結,有效促進光催化CO2還原 2024年1月6日 Nano Letters:TiO2薄膜中電場誘導導電通道促進光催化CO2化轉化為CO 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