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硫(Li-S)電池因其高理論能量密度而成為下一代儲能裝置有吸引力的候選者,但其實際應用受到多硫化物穿梭和鋰枝晶生長的阻礙。
新加坡國立大學Kian Ping Loh、西北工業大學謝科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李振等開發了一種可溶液加工的共軛微孔熱固性材料(CMT),以用作商用PP隔膜上的超薄離子篩分層。
圖1 CMT納米片的合成與表征
所得CMT層薄至~200 nm,并具有連續的亞納米通道。這種超薄共軛CMT層中的亞納米孔有效地阻擋了可溶性多硫化物的穿梭,但允許鋰離子在電極之間快速傳輸,從而改善氧化還原動力學。
此外,CMT層作為緩沖層,使鋰離子在鋰負極表面的擴散和分布均勻,從而減少鋰枝晶的不可控生長。因此,采用超薄CMT-PP隔膜的Li-S電池即使在超快充/放電條件下也能提供高充/放電容量和穩定的循環性能。
圖2 對稱電池性能
研究顯示,采用CMT改性PP隔膜的Li-S電池在1C下實現了849.6 mAh g-1的高初始容量,并在超過1000次循環中具有每圈0.037%的超低衰減率,此外在10C的超高電流密度下獲得了619.0 mAh g-1的容量。
值得注意的是,它在5C的高電流密度下表現出727.8 mAh g-1的容量,,經過500次循環后仍具有約77%的容量保持率,這在高性能實用Li-S電池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圖3 Li-S電池性能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4/da4fc5c6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