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舉報人視角據悉,舉報人小李(化名)是四川大學2020級的一名碩士生,本科就讀于四川農業大學應用物理專業。11月1日,小李的本科導師告訴他,自己在搜集資料時無意間發現一篇論文與他曾發表的文章幾乎相同。對此,小李感到十分震驚,雖然內容有所刪減,但是“抄襲簡直明目張膽,直接把我的論文翻譯了一遍”。據小李稱,自己從大二起就開始著手準備這篇論文,直到2019年才成功發表,耗時近兩年。小李發表的論文為《One-Po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Co3O4/MWCNTs/Graphene 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Low Frequency Band》,該文于2019年4月23日發表在《ChemNanoMat》期刊上。公開資料顯示,《ChemNanoMat》由亞洲化學編輯學會(Asian Chemical Editorial Society, ACES)于2014年出版發行,涵蓋納米材料化學領域及其他相關跨學科領域,是SCI期刊。而被指抄襲的《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低頻吸波特性的研究》一文于2022年8月8日發表在普通期刊《當代化工研究》上。網傳截圖顯示,兩篇論文的數據幾乎一模一樣,只是調換了顏色。此外,有人對比兩篇論文發現,從摘要、實驗方法、實驗材料來源、實驗數據到結論均高度相似。其中,兩篇論文的實驗材料均來自相同的三家公司,2019年的論文參考文獻共53篇,2022年發表論文參考文獻共10篇,均與前者重合。兩篇論文都是論述了co3o4/mwcnts/go這一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并對其中的吸波機理展開研究,在結果與討論部分,除了部分表述雷同外,多個圖表的數據也幾乎一致。另外,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官網10月6日發布的《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23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研究生名單公示》顯示,該學院2023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研究生名單已確定,公示時間為2022年10月6日至2022年10月16日。其中,涉嫌抄襲者-南開大學本科生小王(化名)已被擬錄取為北京大學2023屆物理學院凝聚態物理專業推薦免試博士研究生,其復試成績為91.5分。對此,舉報人小李希望取消小王的直博資格。小李告訴記者,自己已將舉報材料呈交至教育部,也抄送給了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的校領導。他表示,“北大肯定要取消他的直博資格,至于南開那邊,要開除他的學籍或者記大過,就看他們的決定。”2被舉報人視角接受媒體采訪時,被舉報者小王稱這篇論文與保研沒有任何關系,他5月時就已參加北大的夏令營,“時間是錯開的,根本就沒有關系。”“我也是受害者,已經報警了。”小王告訴記者,今年7月,他聯系了論文輔導機構,但對方“完全沒有告訴我這篇論文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版面費花了幾千元,9月份學校啟動了保送程序,“這篇論文發在普刊,對保研也沒有加分。”同時,小王表示,他對這種情況感到十分抱歉,“我確實是無心的,論文查重也過了,我也不知情。”他曾嘗試通過多種渠道聯系小李,希望能取得對方諒解,未獲得回應。3學校回應對此,11月2日下午5時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相關工作人員回復記者稱,“我們已收到了他(小李)正式的舉報材料,我們也非常的重視,雙方學校也會開展一些調查。”此外,記者致電南開大學教務處、南開大學物理學院,接線的工作人員稱已將信息上報給領導,但不清楚具體情況。4網友看法對此,有網友根據南開大學與北大的相關規定,判斷被舉報者會被取消直博資格而對于被舉報者的“莫名喊冤”,也讓網友們看呆了…對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