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壓正極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正在被開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能量和功率密度。然而,由于長期循環中活性材料和電解質的退化,高壓正極的商業化進程被推遲。最近的研究在這些問題上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盡管Al集流體的腐蝕及其對電池性能的影響很重要,但尚未對其進行詳細研究。韓國嶺南大學Taeho Yoon等研究了LiPF6基電解液中Al表面鈍化膜的化學結構、形成機制和退化機制。圖1 鈍化層的化學成分和化學結構示意圖陽極極化后,通過Al的陽極溶解和電解液分解產生的Al3+和F–離子的結合反應,在Al表面會產生納米晶粒,此外F–離子會將原生Al2O3層氟化,它們的穿透深度約為24 nm,Al表面上的納米顆粒和氟化/天然氧化物層充當鈍化層。計時電流法和XPS深度剖面實驗證實,鈍化膜即使在高電壓下也是穩定的,然而,在循環過程中由于活性材料表面上電解液氧化分解產生的F–離子濃度增加,鈍化膜的氟化在活性材料存在的情況下會持續進行,并且高溫下擴散和反應動力學會增強。因此,循環后觀察到天然氧化膜氟化產生裂紋,Al陽極溶解形成凹坑,最終加速了Al腐蝕。圖2 循環時鈍化層演變的示意圖為防止離子擴散,作者將氧化石墨烯(GO)層涂在Al表面作為擴散屏障。當GO包覆的Al電極用作集流體時,LiNi0.5Mn1.5O4(LNMO)電極的循環性能得到改善。這項工作已經證明,要使LNMO和富鎳層狀氧化物等高壓電極材料商業化,必須抑制Al集流體的腐蝕,這可以通過在Al箔上涂覆擴散屏障來實現。圖3 擴散屏障的腐蝕抑制Passivation Failure of Al Current Collector in LiPF6-Based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fm.2022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