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鄭南峰團隊,最新Angew.!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2:19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23 成果展示 具有氫溢出的非均相加氫是一種實現(xiàn)目標產(chǎn)物高選擇性的有效途徑。然而,對于支架性質(zhì)與氫溢出加氫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需要進一步研究。 基于此,廈門大學(xué)鄭南峰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一系列由六方氮化硼(h-BN)負載Pd納米顆粒的催化劑,并用于醛/酮選擇性加氫制取醇,這是生產(chǎn)許多有價值的精細化學(xué)品的重要加氫反應(yīng)。 通過綜合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證明了氫溢出加氫反應(yīng)以H2活化為主,醛酮加氫分別發(fā)生在Pd和h-BN上。h-BN上的氮空位對Pd/h-BN催化劑上的加氫路線至關(guān)重要,無論是在Pd上加氫還是在h-BN上加氫并有氫溢出。 其中,h-BN對醇的弱吸附抑制了醛/酮的深度加氫反應(yīng),因此在加氫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催化選擇性。此外,氫氣從金屬向載體的外溢使Pd/h-BN催化劑體系表現(xiàn)出較高的耐CO中毒能力。 背景介紹 在非均相催化加氫中,精細化工行業(yè)對具有高選擇性的催化劑的要求很高。其中,在空間分離的氫解離和通過氫溢出反應(yīng)位點的參與下進行加氫是一種實現(xiàn)該目標的有效策略。目前,已報道的氫溢出加氫催化劑主要采用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載體。Cu(100)和活化的氫離子對炔烴的半加氫反應(yīng)有活性,而Cu(111)對半加氫反應(yīng)無活性。雖然氫的外溢現(xiàn)象在不同的催化劑體系中已被廣泛揭示,但是外溢氫不一定參與加氫反應(yīng)。 在加氫反應(yīng)能否在載體上進行,氫從H2活化位點溢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載體的表面性質(zhì),應(yīng)進一步了解載體結(jié)構(gòu)變化對氫外溢加氫反應(yīng)的影響。因此,需要開發(fā)更多具有明確載體的模型催化劑,以從分子角度深入了解載體對氫溢出加氫作用的影響。此外,在h-BN負載的金屬催化劑中,氫外溢的加氫反應(yīng)尚未見報道。 圖文解讀 以苯甲醛選擇性加氫制取苯甲醇為例,作者制備了物理混合物催化劑(商用Pd黑和商用h-BN,Pd黑&h-BN-C)和核-殼催化劑(h-BN包覆的Pd納米顆粒,Pd@h-BN/SiO2),以驗證Pd&h-BN催化劑體系中氫外溢加氫的可行性。同時,還制備了h-BN負載的Pd催化劑(Pd/h-BN-C、Pd/h-BN-V和Pd NPs/h-BN-V),并深入研究了Pd和h-BN催化劑體系中氫氣溢出的催化機理。 DFT計算顯示,h-BN和h-BN(NV)對苯甲醛和苯甲醇的吸附能力比Pd弱得多,因此苯甲醛的部分加氫反應(yīng)發(fā)生在h-BN上而不是Pd組分上。當H2在Pd上活化后,活化的H可以遷移到H-BN上進行加氫反應(yīng)。 Pd黑的動力學(xué)同位素效應(yīng)(KIE, KH/KD)為1.2,而Pd黑和h-BN-C催化劑的動力學(xué)同位素效應(yīng)為3.6,表明這兩種催化劑的加氫機制不同。通過引入1.0當量CO, Pd黑上的催化完全失活,而溢出途徑使氫化反應(yīng)在h-BN上進行,即使在2.0當量CO下,Pd黑和h-BN-C催化劑仍保持了顯著的加氫活性。同時,由于CO對Pd表面加氫的抑制作用,隨著CO的加入,對苯甲醇的選擇性也逐漸增加。 圖1. 不同Pd-基催化劑的比較 圖2. Pd@h-BN/SiO2的催化性能 作者利用Pd/h-BN-C相同的Pd-加載方法制備了Pd/h-BN-V。HADDF-STEM結(jié)果顯示,Pd/h-BN-V中Pd納米顆粒的尺寸(~2.8 nm)與Pd/hBN-C中相似。對比Pd/h-BN-C,Pd/h-BN-V對苯甲醇的活性和選擇性達99.1%。 即使在苯甲醛完全轉(zhuǎn)化后仍能很好地保持高選擇性,與Pd@h-BN/SiO2的催化性能相似。Pd/h-BN-V與D2的原位FTIR光譜顯示了強烈的N-D和B-D信號,這是由于氫氣從Pd溢出到h-BN-V。 Pd/h-BN-C沒有明顯的N-D和B-D信號,說明體系中氫氣外溢有限。在h-BN(NV)上的Pd4簇模型中,電荷密度差顯示了電荷在Pd上積累,Bader電荷分析顯示-0.6 e從h-BN(NV)轉(zhuǎn)移到Pd4簇。 結(jié)果表明,在氮空位存在的情況下,電子從h-BN轉(zhuǎn)移到Pd原位FTIR光譜顯示,在Pd/h-BN-C上CO振動信號分別為2074和1948 cm-1,而Pd/h-BN-V為2055和1933 cm-1,證實了Pd/h-BN-V比Pd/h-BN-C在Pd上有更多的電子積累。 圖3. Pd/h-BN-V的理化表征 圖4.不同Pd基催化劑的性能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苯甲醛在Pd/h-BN-V上外溢氫的加氫過程。Pd4簇上的兩個活化氫原子僅通過克服勢壘就遷移到氮空位的N和B位點,形成N-H *和B-H*,使得氫更易從Pd外溢。 在苯甲醛加氫反應(yīng)中,有利的反應(yīng)途徑是從N-H*上的H*轉(zhuǎn)移到C=O上的O原子,勢壘極低,僅為0.10 eV。B-H*的H*轉(zhuǎn)移到C原子上,勢壘為0.85 eV。B-H*的H*具有氫化物特征,易與C=O的C原子反應(yīng),N-H*具有質(zhì)子特征,易與C=O的O原子反應(yīng)。 基于實驗和理論結(jié)果,作者提出了Pd和h-BN組分組成的催化劑體系的氫溢出加氫機理。催化循環(huán)涉及三個關(guān)鍵步驟:H2解離(Step I),氫從Pd溢出到H-BN上的氮空位(Step II),苯甲醛在有活性H的氮空位上加氫(Step III)(Step III)。由于H-BN吸附能力弱,生成的苯甲醇分子很容易從H-BN上解吸,避免深度加氫。 圖5. 機理研究 文獻信息 Heterogeneous Hydrogenation with Hydrogen Spillover Enabled by Nitrogen Vacancies on Boron Nitride-Supported Pd Nanoparticles. Angew. Chem. Int. Ed., 2022, DOI: 10.1002/anie.202217191.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7191.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21c88d448f/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guān)推薦 說好的編制成了代課?40名應(yīng)屆生稱遭教育局“毀約”,官方回應(yīng)! 2023年11月17日 ?廈大楊勇Nano Energy:硫化物基全固態(tài)電池自組裝彈性和粘性界面層 2023年10月3日 ?湖大魯兵安Small Struct.:僅需0.07 wt%添加劑,實現(xiàn)超穩(wěn)定鉀離子電池 2023年10月22日 ?廈大孫世剛/喬羽Angew:將過渡金屬注入Li2O基正極預(yù)鋰化劑中實現(xiàn)高能量密度和長壽命鋰離子電池 2024年1月21日 斯坦福大學(xué)ACS Energy Lett.:評估質(zhì)子交換膜電解槽中的還原貴金屬催化劑 2023年10月17日 ?中大AFM: 金屬-載體相互作用立大功,助力Pt納米粒子高效析氫 2024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