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立駿/曹安民AFM:界面修飾陶瓷電解質助力鋰負極循環5200小時!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0:38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16 固態電池(SSBs) 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優勢,有望用于下一代儲能,但面臨固態電解質(SSEs)與電極(尤其是鋰負極)之間的固體-固體接觸不良的挑戰。 中科院化學所萬立駿院士、曹安民等采用一種簡便的配位輔助沉積工藝在SSEs上構建人工Ta2O5納米薄膜,以解決相關的界面挑戰。 圖1 Ta2O5薄膜的合成及表征 作者通過使用石榴石型SSEs Li6.5La3Zr1.5Ta0.5O12 (LLZT)作為模型系統驗證了該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發現,Ta2O5薄膜具有親鋰性,對金屬鋰具有高穩定性,因此,在LLZT顆粒上沉積人造Ta2O5層能夠確保SSE和鋰負極之間緊密和穩定的界面,以維持延長的循環。同樣重要的是,這種合成控制是通過配位輔助沉積(CAD)協議實現的,即通過使用聚丙烯酸作為功能聚合物來控制表面反應和Ta2O5薄膜的形成,這突出了基于溶液的工藝具有與原子層沉積(ALD)相當的能力,但是一條更快且工業兼容的路線。 圖2 對稱電池性能 結果表明,12 nm Ta2O5納米膜可將Li/LLZT-Ta/Li對稱鋰電池的界面阻抗顯著降低至9 Ω cm2(Li/LLZT/Li為1258 Ω cm2)。同時,LLZT-Ta可以承受非常苛刻的電化學過程,表現為高臨界電流密度可達到2.0 mA cm-2,比原始LLZT(0.2 mA cm-2)高一個數量級,并在25 °C下實現了高達5200 h前所未有的循環能力。 此外,這種界面控制還可以整合商業正極材料的使用,包括LiFePO4(LFP)和LiNi0.83Co0.07Mn0.1O2(NCM0.83),用于高度穩定的全電池。該研究通過可擴展且可靠的制造工藝為精細雕刻的界面層開辟了一條研究途徑,有助于加速SSEs的商業化。 圖3 全電池性能 Interface Engineering of a Ceramic Electrolyte by Ta2O5 Nanofilms for Ultra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fm.202201498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317faf0dcf/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施劍林院士,最新JACS!催化讓你健康! 2024年6月19日 Adv. Energy Mater.:跳出過渡金屬局限,利用主族元素激活雙原子催化劑 2023年11月27日 他,鋰/鈉電池材料與安全技術團隊負責人,專攻鋰電安全十余年!新發Nature子刊! 2024年6月1日 ?蘇大/浙大Natl. Sci. Rev.:苯并雙噻唑基COF助力光催化制氫 2022年9月19日 《ACS Catalysis》致敬傳奇!昔日弟子撰文,歷數Jens K. N?rskov教授主要貢獻! 2023年11月1日 ?廈大Chem. Eng. J.:原位生長碳納米管有效的改善了Co-N/C的ORR性能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