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秀/劉浩/張秀云Nano Lett.: 用于高性能鉀電池的Sb單原子/量子點復合材料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4:34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12 鉀離子電池(PIB)因其豐富的鉀自然儲量、傳統電解液中的高離子電導率及與鋰相似的化學性質而提供了巨大的前景。然而,K+的大半徑導致鉀化過程中體積膨脹大和動力學緩慢,納米復合電極的合理電子結構工程顯示出提高可充電電池電化學性能的巨大希望。 在此,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汪國秀教授、劉浩及揚州大學張秀云教授等人設計并合成了一種分層納米復合材料(Sb SQ@MA),其中銻單原子(SA)和量子點(QD)錨定在基于Ti3C2Tx MXene的氣凝膠上。Ti3C2Tx納米片具有廣泛暴露的基面、豐富的表面官能團及優異的電子導電性和機械性能,是固定0D Sb SA和QD的理想主體。Sb QD有助于提高鉀存儲容量,同時縮短Na+傳輸路徑。更重要的是,Sb SAs的摻入可以增強Sb QDs和Ti3C2Tx MXene之間的相互作用,提高電荷轉移動力學并提高界面處的鉀吸附能力。 此外,為了進一步增強電極結構穩定性并克服Ti3C2Tx MXene不可避免的重新堆疊傾向,作者巧妙地構建了一種氧化石墨烯(GO)輔助的3D多孔Ti3C2Tx基氣凝膠。 圖1. Sb SQ@MA復合材料的合成過程和結構特征 因此,Sb SQ@MA電極在0.1 A g-1的電流密度下提供了521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而原始的Ti3C2Tx/石墨烯負極在相同條件下僅表現出106 mAh g-1的低容量,這表明Sb組分對Sb SQ@MA的高容量做出了重大貢獻。Sb SQ@MA的放電和充電曲線從第2次到第100次循環幾乎一致,表明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 此外,Sb SQ@MA電極在1 A g-1的電流密度下1000次循環后也可以提供94%的高容量保持率。作者利用原位XRD和非原位TEM表征揭示了該復合材料的儲鉀機制,證實了合理設計結構的優越性。總之,這項研究為設計和開發用于電化學儲能和轉換的獨特結構的單原子材料提供了啟示。 圖2. 所制備電極材料的儲鉀性能 MXene-Based Aerogel Anchored with Antimony Single Atoms and Quantum Dots for High-Performance Potassium-Ion Batteries, Nano Letters 2022. DOI: 10.1021/acs.nanolett.1c04389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3ab6cd057d/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IF=33.7!80后「國家杰青」,985院長團隊,最新Nature Electronics! 2024年11月2日 電池頂刊集錦:王中林、汪國秀、夏定國、郭洪、曾英、鄧遠富、魏志祥、周震等成果! 2023年9月26日 Small:優化TiO2 NTs上的Pt單原子捕獲實現最高效的光催化劑 2023年10月18日 Acc. Chem. Res.:CO2電化學還原至CO過程中電解液的作用 2023年11月18日 北大深研院肖蔭果Nano Energy:兼具高容量和穩定性的鈉離子電池正極 2023年10月15日 ACS Nano:用雜單原子進行表面電子調控以增強氧氣釋放催化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