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修林/高濤EnSM前瞻: 減輕高能鋰電池不可逆容量損失的策略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2:20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18 為了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LIBs)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員提出了減輕容量損失(MCL)的策略并在近幾年得到了蓬勃發展,這不僅可以有效補償最初形成SEI的Li+消耗。充電過程中,還能有效抵消Li+在隨后循環中的損失。 在此,浙江大學范修林研究員、美國猶他大學高濤教授等人對各種MCL策略進行了全面總結,特別關注化學和界面反應機制,同時針對其在LIBs及其他領域的應用前景分析和比較了每種方法(人工SEI、預鋰化、電化學鋰化、過度鋰化、犧牲型添加劑、結構改性等)的優缺點。 此外,作者還討論了Li-S、Li-O2電池和鋰離子電容器中的MCL方法,這可以作為MCL在新型高能電池化學中進步的參考。與其他主要關注預鋰化的綜述不同,這篇評論側重于MCL的整體發展并側重于其核心設計原則,主要分為三部分:(i)根據特定的Li+存儲機制分析容量損失的原因;(ii)設計與電極兼容的MCL方法;(iii)評估提議的MCL方法的效果和普遍性。 圖1. 基于負極和正極的MCL策略的進展和類別 最后,為幫助實現實用的高能 LIB,作者提供了對各種MCL策略有希望方向的展望: (1)設計合適的電解液。電解液作為LIB中的“血液”在影響其電化學性能方面具有決定性作用,這與電極/電解液界面有關。合適的電解液可以建立良好的界面化學,從而實現LIB的高CE和長壽命。此外,電解液工程是與工業生產兼容的最有希望的策略。 (2)設計新的MCL策略。報道的MCL方法主要基于電極,盡管MCL效率很高,但與電池行業不兼容。設計新方法需要綜合考慮成本、便利性和效率,鋰硫電池、鋰氧電池和鋰離子電容器中MCL策略的探索應著重于各自的界面穩定性和電解液相容性,不能僅僅移植已應用于LIBs的方法。 圖2. MCL策略對LIBs能量密度的影響 Mitigating irreversible capacity loss for higher-energy lithium batterie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2. DOI: 10.1016/j.ensm.2022.03.004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48e1b4d6ca/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50年的材料,連發3篇Nature子刊,固態電池的春天是否已經到來? 2023年10月8日 膜,登上Science綜述! 2023年10月9日 合肥研究院丨利用二維鐵電材料調控二維A型反鐵磁材料的半金屬性研究獲進展 2023年10月24日 華理&馬普學會膠體與界面所AEM:鈉離子電池碳負極儲鈉機制的熱力學觀點 2023年10月12日 ?崔屹教授團隊Nature Energy:高熵電解質助力鋰金屬電池實用化 2023年12月28日 EES: DFT+機器學習驅動設計新型鹵化物鈣鈦礦合金 202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