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二氧化碳還原(CO2RR)為甲醇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方法,其能夠有效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同時生成的甲醇可作為高附加值化學品。目前,高性能、低成本的Cu/ZnO基催化劑被廣泛用于電化學CO2RR制甲醇,但Zn物種復雜的性質以及反應過程中結構變化尚未得到清楚地解釋,這限制了Cu/ZnO基催化劑的進一步修飾改性以提高電化學CO2RR制甲醇的性能。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孫劍、俞佳楓和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Jan-Dierk Grunwaldt等采用雙噴嘴火焰噴霧熱解(DFSP)法,從Cu(Cu-ZnZr)中分離出Zn和Zr組分,合成了一系列成分固定但局部結構不同的Cu-Zn-Zr三元催化劑(Cu-ZnZr、Zr-CuZn和Zn-CuZr)。具體而言,該方法可以將三種組分的兩個前驅體按不同順序組合起來,加強它們在同一火焰中的相互作用,同時防止在不同火焰中形成復合材料,因此,其可以實現催化劑的可控合成,這有利于建立清晰的催化劑結構與反應性能之間的關系。性能測試結果表明,所制備的催化劑甲醇選擇性和產率具有明顯的區別:Cu-ZnZr>Zr-CuZn>Zn-CuZr。通過Operando XAS分析了鋅物種的動態結構變化,結果表明,由于高度分散的ZnO團簇與ZrO2載體之間的強相互作用,Cu-ZnZr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產生了原子分散的鋅位點。此外,原位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由于增強的甲酸鹽吸附和低的氫活化能,這種獨特的鋅物種促進了H3CO*轉化為甲醇的選擇性而不是分解為CO,這打破了人們對于Zr-CuZn催化劑中活性Cu-ZnO界面能夠促進甲醇生產的認知。相比之下,Zn-CuZr催化劑上相對較大且獨立的ZnO納米顆粒對甲醇生產的貢獻最小,這是由于其缺乏對氫活化和甲酸鹽穩定的促進作用。綜上,該項工作表明,銅基催化劑的甲醇合成性能強烈依賴于鋅物種的結構,并且在制備過程中通過與其他組分的相互作用很容易控制,這在多組分催化劑中設計有效物種方面顯示出具有巨大的潛力。Probing the Nature of Zinc in Copper-Zinc-Zirconium Catalysts by Operando Spectroscopies for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DOI: 10.1002/anie.20221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