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這個OER催化劑的η10居然僅為32 mV!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1:28 ? T,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2 成果簡介 電解水制氫作為可持續綠色制氫的技術之一,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為了提高電解效率,必須開發高性能的電極催化劑來促進陽極析氧反應(OER)與陰極析氫反應(HER),從而有效降低該反應的總過電位。然而,到目前為止,文獻報道的OER催化劑在10 mA cm-2下的過電位仍高達162~300 mV,而小于100 mV的過電位數值仍未出現。 新潟大學的Zaki N. Zahran、Masayuki Yagi等人報道了一種獨特核殼結構的電催化劑,在NiSx納米線外包覆C3N4,其在OER電流密度為10 mA cm-2下的過電位僅有32 mV,在使用NiSx/C3N4作為陽極催化劑時,該電解水裝置可在最低總過電位為72 mV時進行電催化水裂解。 相關工作以《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with unprecedentedly low overpotentials by nickel sulfide nanowires stuffed into carbon nitride scabbards》為題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發表論文。 圖文導讀 圖1.?NiSx/C3N4的結構表征 首先來介紹NiSx/C3N4的合成:將泡沫鎳與硫脲在450℃、N2氛圍下進行熱處理,硫脲熱分解產生的CS2、NH3、CN2H2和CHNS氣體與泡沫鎳的表面發生反應。XRD譜圖證實了泡沫鎳表面形成多種硫化鎳:針鎳礦NiS、六方晶系NiS、黃鎳鐵礦Ni3S2,此外,還可以觀察到對應g-C3N4、β-C3N4的衍射峰。SEM圖像可以觀察到泡沫鎳表面均勻地覆蓋著直徑為30~50 nm的緊密堆積、相互連接的納米線。TEM圖像可觀察到NiSx/C3N4納米線具有包裹的棒狀核殼結構。STEM圖像與EDS元素映射顯示,納米線由C、N、S和Ni共同組成。其中C、N主要分布在納米線的邊緣,Ni分布在納米線的中心。這表明在泡沫鎳電極上形成了NiSx棒狀納米線被嵌在氮化碳鞘內的結構。 圖2. XPS分析 C 1s的XPS譜可被擬合成三個分峰,分別對應C3N4的C=C (284.6 eV)、C=C-N (286.0 eV)和N-C=N (288.1 eV);N 1s的XPS譜可被擬合成兩個分峰,分別對應C3N4的C=C-N (398.0 eV)和N–(C)3/H–N–(C)2 (399.0 eV);S 2p的XPS譜可被擬合成三個分峰,分別對應S 2p3/2與S 2p1/2 (160.6 eV)、硫化鎳中的S2- (161.8 eV)以及SO42- (167.8 eV);Ni 2p3/2的XPS譜只能被擬合成一個主峰以及衛星峰,這與NiSx主要表現出金屬性有關。這些XPS數據有力地支持了NiSx/C3N4上C3N4和NiSx的形成。 圖3. OER性能測試 接下來在1 M KOH溶液中測試OER性能。在計時電勢測試中,在10 mA cm-2下,NiSx/C3N4的過電位起初逐漸增加,在30 min后達到32 mV,并隨后穩定保持。圖3B顯示,隨著時間的延長,NiSx/C3N4電極產生的nO2隨著時間的延長而增加(除了在初始30 min內產生的nO2低于電解所需電荷計算的理論nO2外)。30 min后,nO2隨時間呈線性增加,根據理論斜率和實測斜率的比較,計算出30分鐘后O2析出的法拉第效率接近100%。進一步在50和100 mA cm-2的高電流密度下進行計時電勢測試,此時NiSx/C3N4電極的過電位分別為62 mV和80~96 mV。 對制備的NiSx/C3N4電極進行預活化,以消除材料本身引起的氧化電流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測得LSV曲線及Tafel曲線如圖3D、E所示。NiSx/C3N4電極的Tafel斜率僅為48 mV dec-1。 圖4. 反應機制示意圖 圖4展示了NiSx/C3N4電極經活化后表現出高OER性能的示意圖。NiSx納米線表面的一小部分轉變為NiIIIO(OH),作為電解質溶液界面上的活性OER位點。在該過程中,NiSx棒狀納米線被嵌在氮化碳鞘內的結構仍然存在。通過將NiSx納米線直接生長在基底NF表面,可實現在NF表面和NiSx/C3N4層之間的界面電阻最小化,從而有效提高了電子在電極上的傳遞。 圖5.?電解水性能 以Pt作為陰極、NiSx/C3N4電極作為陽極,在1.0 M KOH溶液下測試了電解水性能。在計時電勢測試中,在10 mA cm-2下,總過電位起初逐漸增加,最終穩定在72 mV上。電解過程中,陽極、陰極中O2、H2的析出量隨時間呈線性增加,與理論斜率比較,計算出FEO2 (30 min后)和FEH2均接近100%。 文獻信息 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with unprecedentedly low overpotentials by nickel sulfide nanowires stuffed into carbon nitride scabbards, DOI:10.1039/D1EE00509J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ee/d1ee00509j#!divAbstract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673bc75532/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微信扫码分享 相關推薦 網曝湖南211女博士遭導師性侵未遂,申訴后學院態度曖昧?高校回應 2023年11月30日 ?JACS:首次報道,即最佳性能!Pt1/N-CNTs在環境條件下可高效和選擇性的電催化C-C鍵裂解 2023年10月15日 不再忍讓!霍勇落選院士后,正式起訴胡大一 2023年11月24日 清華段昊泓Nature子刊:一石二鳥!富氧空位TiO2光陽極高效光電催化C-H鹵化 2023年10月18日 宋延林課題組:利用甲胺輔助重結晶方法原位制備高質量CH3NH3PbI3鈣鈦礦薄膜 2023年10月24日 ???Small Methods:核-殼MOF-in-MOF納米孔雙功能電解質載體助力高性能固態鋰電池 2023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