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氧化還原活性有機小分子是否適用于高壓(>4V)鋰電正極?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2:13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26 雖然有機電池因其高理論容量而備受關注,但高壓有機活性材料(> 4 V vs Li/Li+)仍未得到大規模開發。 在此,日本東北大學Itaru Honma、Hiroaki Kobayashi等人通過結合DFT計算與循環伏安法測量,研究了在二甲基亞砜(DMSO)和 γ-丁內酯(GBL)電解液中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克酮酸(CA)的電化學行為。DFT 計算表明,CA-二鋰鹽(CA-Li2)具有兩個烯醇基團,在4.0 V以上高壓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可在GBL電解液中存儲4個鋰離子,從而實現了高達1949 Wh kg-1的材料級理論能量密度,該數值遠遠超過了常規無機和已知有機正極材料。 此外,循環伏安法測量揭示了烯醇基在≈4 V時在兩種電解液中發生了高度可逆的氧化還原反應。作者還發現,CA存儲的鋰離子在GBL中比在DMSO中更容易脫出,這表明CA和溶劑之間形成電子和鋰離子導電界面是必不可少的。 圖1. CV測量確定的DMSO中CA的氧化還原路徑 作者使用專為測量有機小分子而設計的兩室電池,研究CA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池性能。在GBL中的電池性能測試顯示,在3.9和3.1 V處有兩個放電電壓平臺,放電容量為102.2 mAh g-1且五次循環后沒有容量損失。與已知的最先進的有機小分子相比,CA具有更高的放電電壓,有望成為未來高能量密度鋰離子有機電池的主要正極材料候選者,可滿足全球電動汽車應用500 Wh kg-1的目標。 此外,CA在GBL中優于在DMSO電解液中的性能與CA在GBL中更高的電子和鋰離子存儲傾向有關。因此,了解CA和溶劑分子之間的界面可能會掌握未來設計高性能有機活性材料的關鍵信息。 圖2. CA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電池性能 Are Redox-Active Organic Small Molecules Applicable for High-Voltage (>4 V)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s? Advanced Science 2022. DOI: 10.1002/advs.202200187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757e5771fd/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CEJ:增強界面上的電荷分離和轉移實現高效穩定的太陽能水分解 2023年10月4日 ?陳忠偉院士AM:柔性準固態電解質助力鋰金屬電池3000次穩定循環! 2023年10月8日 北科,純計算JACS! 2024年6月23日 遲力峰院士,最新JACS! 2022年11月17日 ACS Energy Lett.綜述:用于鈉離子電池時空分析的先進原位表征技術 2023年10月13日 胡喜樂教授Angew:陽離子濃度梯度法助力CO2電還原選擇性和活性 202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