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化學性能,探索了幾種電解質,包括氟化電解質,添加劑輔助電解質,液化氣體電解質,高濃度電解質(HCE)和局部高濃度電解質(LHCE)。它們基本上都遵循類似的性能增強機制,即在鋰金屬陽極上形成理想富無機成分的SEI層,有效地抑制了電解質和鋰金屬之間的寄生反應。在這些電解質中,HCE和LHCE具有最高的鋰金屬CE。在HCE中,大多數溶劑分子被排除在Li+溶劑殼之外,這有助于陰離子衍生的SEI,并更好地與鋰金屬兼容。通過向HCE添加氫氟醚(HFE)稀釋劑制備的LHCE規避了HCE的內在缺陷(如高粘度和低離子導電性),同時仍然繼承其優點(如低揮發性、寬電化學窗口、高離子轉移數和在陽極上形成鈍化SEI層的能力)。迄今為止,已實現了約99.5%的高CE。然而,為了進一步加快在實際設備中應用LMB,將CE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緊迫的。浙江大學范修林和以色列巴伊蘭大學Malachi Noked等人在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文章,Anion–Diluent Pairing for Stable High-Energy Li Metal Batteries。在這里,作者提出了兩種高效的LHCE,由LiFSI、DME和三氟甲氧基苯(TFMB)或三氟甲苯(BZTF)的混合物組成,摩爾比為1/1.1/2.2(LiFSI/DME/稀釋劑)。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表明,TFMB和BZTF稀釋劑的最低空置分子軌道(LUMO)能級介于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醚(TTE)和1,2-二氟苯(DFB)之間,這有利于在溶解過程中與陰離子配對時溫和和可控的分解。與其他局部HCE不同,氟化芳香稀釋劑與陰離子配對促進了均勻而堅固的SEI的形成,這賦予了鋰金屬約99.8%的超高庫侖效率。帶有LiFSI/DME/TFMB電解質的Li(20微米)||NMC811(陰極負載,3.5 mAh cm-2)全電池的初始容量為210 mAh g-1,在260多個周期中容量保留>80%。能量密度約為340 Wh kg-1的Li||NMC811軟包電池(陰極負載,3.5 mAh cm-2;容量1.8 Ah)在200個周期后也表現出80%的良好容量保留率。這項工作強調了陰離子和稀釋劑對鋰金屬陽極的協同作用,并揭示了高能LMB商業化的電解質設計。
圖文詳情
圖1. 電解液溶劑化結構和設計原則圖2. 在不同電解質中的電化學性能圖3. 在0.5 mA cm?2的電流密度下,在不同的電解液中循環50次,研究了鋰陽極SEI的化學組成和形貌圖4. Li||NMC811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圖5. 軟包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原文鏈接
Anion–Diluent Pairing for Stable High-Energy Li Metal Batteries. ACS Energy Lett. 2022, 7, 1338–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