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金屬簇催化劑的CO2轉化反應性和循環性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2:18 ? 頭條, 百家, 頂刊 ? 閱讀 11 構建一種將均相和多相催化的優點與清晰的機理和高性能相結合的集成催化劑仍然面臨著重大挑戰。 基于此,南京大學祝艷教授、北京科技大學陳名揚副教授和李丹副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用于CO2捕獲和利用的原子精確CuAg簇催化劑,其中兩個功能單元結合到簇中:金屬和配體。 CuAg簇催化劑表現出優異的反應性和可回收性,以從CO2甲酰化與仲胺形成C-N鍵。 通過DFT計算,作者進一步闡明了在聚類催化劑(CAT)上CO2與胺氫甲酰化反應的分子水平機理。 首先進行DFT計算,以預測Cu12Ag16Au1的反應途徑,發現新催化劑不表現出直接活性與CO2單獨,催化劑可能需要活化。 還原劑R-H(R=PhSiH2)首先吸附在催化劑的Cu3S3環上的Cu位點上,形成Cu-Si鍵和Cu-S之間的H-橋(RH-CAT),在298 K時的內生性為32.1 kcal mol-1。 連接Cu和S的H轉化為CO2的O,活化能為24.6 kcal mol-1,導致COOH部分與R自發重組形成RCOOH。CAT的Cu-S作為Lewis酸堿催化位點,允許CO2捕獲,H轉移和后續的RCOOH重組。 接著,游離RCOOH物種與吡咯烷(AH,其中A為氨基)反應,自發地將其COOH交換為胺的H,從而產生ACOOH和RH。此外,作者考察了AH + RCOOH → RH+ACOH與不同胺和還原劑的反應熱力學。 對比涉及其他胺的反應,涉及PhMeNH的反應活性顯著降低,這是因為其反應產物PhMeN-COOH在所有研究的氨基甲酸中具有最弱的Si-C鍵。 對于每種胺前驅體,AH + RCOOH→RH + ACOOH的有利度取決于還原劑的選擇:PhSiH3> 聚硅氧烷≈ Et3SiH> H2,與還原劑的實驗性能排序非常一致。 Reactivity and Recyclability of Ligand-Protected Metal Cluster Catalysts for CO2 Transforma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2, DOI: 10.1002/anie.20221673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6735.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99225be45a/ 催化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復旦大學田傳山團隊,重磅Nature! 2023年12月22日 博士生一作!他,復旦「國家優青」,師從MOF鼻祖Omar M. Yaghi院士,發Nature Synthesis! 2025年2月7日 Nature Catalysis: 無偏壓太陽能光催化合成氨與甘油氧化 2024年5月7日 王定勝/蘇陳良/翟冬Nano Lett.:空心多孔碳膠囊中的孤立單原子Ni-N5催化位點用于高效Li-S電池 2023年10月18日 韓布興院士/孫曉甫最新Angew:如何讓催化劑“循環再生,生生不息”? 2023年11月18日 武漢大學方國家/柯維俊,最新Nature! 202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