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澎湃新聞、武漢大學,編輯:雙一流高校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更新,現年47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化學與代謝生物學家宋保亮已任武漢大學副校長。
據校方公布的簡介顯示,宋保亮,男,漢族,197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兼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泰康醫學院(基礎醫學院)院長、泰康生命醫學中心主任。
宋保亮長期致力于膽固醇代謝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創發現:闡明小腸膽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徑;揭示一條膽固醇合成調控通路;發現細胞內膽固醇運輸的新途徑與方式;鑒定新的膽固醇修飾蛋白,這些成果為降脂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基礎。
宋保亮1997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獲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2-2005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從事博士后研究;2005-2014年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任研究組長、研究員;2014年起,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教授、院長。
2021年,宋保亮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發表通訊作者論文50余篇,成果兩度入選“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科學探索獎等榮譽。此外,他還兼任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基金委“糖脂代謝的時空網絡調控”重大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
不久前(2022年8月3日),宋保亮團隊在?Nature?發表題為“Inhibition of ASGR1 decreases lipid levels by promoting cholesterol excretion”(《抑制ASGR1蛋白促使膽固醇外排而降低脂質水平》)的論文。
該研究揭示抑制 ASGR1 蛋白促使膽固醇外排入膽汁,進一步通過糞便排出機體,從而降低血液和肝臟脂質水平,對動脈粥樣硬化和脂肪肝有明顯療效。
據官網介紹,武漢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1928年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
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并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2022年,學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57位,中國內地第8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101-150位,中國內地并列第9名,國際教育研究機構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94位,中國內地第8名。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a159e215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