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飛宇教授AM: 重新審視天然石墨在鋰離子電池中的作用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4:47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31 石墨的種類包括人造石墨與天然石墨(NG),石墨因具有高理論容量、合適的鋰化/脫鋰電位而廣泛的應用于鋰離子電池(LIB)負極。NG包含片狀石墨(FG)和微晶石墨(MG),兩種石墨在中國的產量都非常高。在過去的30年中,許多研究團隊專注于開發改性NG及其衍生材料,這促進了其在LIBs中的廣泛應用。然而,很少有文章關注LIBs中使用的NG基材料的研究進展。 在此,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康飛宇教授等人全面概述了正蓬勃發展的LIB中NG基材料的研究進展,涵蓋了NG基材料的基本機制、詳細應用和前景。其中不僅包涵了結構和性能、改性、衍生物和復合材料等方面,而且還涉及了石墨在混合鋰離子/鋰金屬電池和全固態鋰電池中的應用。 作為LIBs的負極材料,FG具有較高的比容量和初始庫倫效率(ICE),但循環穩定性較差。MG表現出更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出色的高倍率性能但ICE較低。此外,FG和MG都受到快速充電和低溫條件下鋰沉積問題的困擾,這限制了LIB的運行環境。 圖1. FG和MG的TEM圖像、電子衍射圖及結構模型 循環穩定性和快速充電能力是最先進的電氣設備中使用的LIB的NG負極的關鍵特性。其中,NG的輕度剝離改性和碳涂層及通過開發新的電解液配方優化其SEI的成分和結構是非常實用的解決方案。在容量提升方面,將NG與其他高容量材料(如Si、Sn、Ge和P)復合是未來實現更高能量密度的LIB最有可能的策略。使用混合石墨-鋰金屬負極組裝鋰電池與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兼容,還可以同時實現電池的更高安全性和更高容量,以實現近期商業化。 此外,應通過一些原位觀察方法揭示結構演化機制,以指導石墨-鋰金屬負極的發展以實現高比容量和長循環壽命。最后,為了實現鋰電池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應更加注意穩定SSE和混合石墨-鋰負極之間的界面。通過上述策略,相信基于NG的材料將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LIB的實際應用鋪平道路。 圖2. 石墨封裝的鋰金屬混合負極的示意圖和放電電壓 Revisiting the Roles of Natural Graphite in Ongo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dma.202106704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ac2a218e70/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山大王建軍/劉宏Appl. Catal. B.:精確設計活性位點提高催化劑活性,助力高效穩定的整體水裂解 2023年10月11日 周德重/唐偉/彭成信AFM:凝膠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鈉金屬電池1000次循環! 2023年10月14日 清華張強&趙辰孜,最新Science子刊! 2022年11月30日 蘇州大學黨委書記「國家杰青」「長江學者」,聯手“納米化學之父”,新發Nature Energy! 2024年6月6日 ????Angew.:金屬缺陷和表面化學重構協同,助力NiCo2S4/ZnS異質結優異的電催化性能 2023年11月30日 可穿戴+超聲成像,給你的心臟全方位實時監測! 2024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