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溴化物與CO2的電羧化反應生成高附加值的羧酸,可以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動力,為促進碳平衡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解決方案。由于CO2和芳基溴的同時活化和競爭反應的困難,在沒有犧牲陽極的情況下實現高反應活性和選擇性仍然是一個挑戰。
基于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肖建平研究員和劉龑研究員等人報道了一個在陰極上高效的芳基溴電羧基化以及在陽極上析氧反應(OER)的例子。以CuAg納米線為陰極催化劑制備羧酸的法拉第效率(FE)為98%。
通過DFT計算,作者研究了PhCOOH產率提高的化學機理。在2D活度圖中,對比Cu和Ag,三種CuAg都位于活度較高的區域,證實了CuAg在合成PhCOOH的催化劑中具有最好的活性。
CuAg-1、CuAg-2和Ag位于R2區域,CuAg-3和Cu位于R3區域,證明了催化劑上的反應分別受初等步驟R2和R3的限制。
在純Cu和CuAg-3上,COOH*和Ph*的耦合R3為電位決定步驟(PDS),其最大反應自由能分別為-0.89和-1.18 eV,而引入Ag原子后,PDS變為CO2活化R2。
在純Ag、CuAg-1和CuAg-2上,PDS為R2,最大反應自由能分別為-0.93、-1.20和-1.21 eV。根據反應自由能的計算,吸附的COOH*負能量越大,有利于R2反應,但不利于R3反應。
因此,吸附COOH*的性能是PhCOOH合成反應的關鍵。結果表明,Ag的引入使COOH*和Ph*更容易耦合,CuAg催化劑的Cu結構域有利于CO2的活化。
CO2 Fixation with Aryl Bromide toward Carboxylic Acid Enabled by Bifunctional CuAg Electrocatalysts. ACS Catal., 2023, DOI: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3c02791.
原創文章,作者:Gloria,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b44eccb6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