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孝東/吳振國AEM: 納米結構硅負極的工業應用制備進展 2023年10月15日 下午5:03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4 對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迫切需求推動了對具有超高理論容量的Si負極的研究,納米結構Si的制備是工業應用的第一步,因為它有解決內在問題即鋰化/脫鋰過程中嚴重體積變化的潛力。然而,以可接受的成本和批量穩定性實現納米結構Si工業化生產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此,四川大學郭孝東教授、吳振國副研究員等人重新審視了納米結構Si的制備進展,包括0D納米顆粒(Si-NPs)、1D納米線和納米管(Si-NWs和Si-NTs)、2D薄膜(Si-TF)和3D多孔結構(P-Si)等四類。 在簡要介紹了納米結構Si市場現狀的基礎上,介紹了各種納米結構Si的制備方法及相應的進展,包括球磨法、鎂熱還原法、模板法、化學氣相沉積法和化學蝕刻法,并從機理、成本、技術成熟度和最新發展等方面對上述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和比較。最后,對納米結構Si制備向工業化發展的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 圖1. 高能球磨法制備Si-NPs的示意圖及性能研究 作者總結了幾類Si納米材料的未來發展: (1)Si-NPs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Si納米材料,如何高效合成均勻可控的Si-NPs是其發展方向。此外,在產業化方面,降低能耗、提高生產效率、擴大生產規模是關鍵問題。 (2)Si-NWs和Si-NTs的制備工藝流程比Si-NPs的制備工藝流程更復雜、成本更高,未來應用應作為少量添加劑添加到負極材料中以改善材料性能。 (3)Si-TF與固態電解質具有良好的適應性,且固態電池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4)P-Si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要實現工業化應用,納米微結構的調控和低成本的大規模制備是關鍵。 圖2. 化學蝕刻制備多孔Si/SiOx NWs的示意圖及性能研究 Revisiting the Preparation Progress of Nano-Structured Si Anodes towar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st and Scalability,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2. DOI: 10.1002/aenm.202102181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b6d89097a3/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朱美芳院士/楊建平/陳俊Adv. Sci.:有機/無機雜化纖維:電化學能量應用的可控結構 2023年10月15日 陳琪/陳立桅Nature子刊:基于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的長循環4.5V鋰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6日 顏寧院士,2024年最新PNAS! 2024年2月28日 他,「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師承黃維院士,最新Nature子刊! 2024年6月1日 ?蘇大Nano Lett.: 構建自旋極化CoIr合金,磁場下增強酸性OER活性 2024年5月28日 劉彬/李旭寧等Nature子刊:原位光譜研究電還原CO/CO2制甲醇中單原子中心本征結構 2023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