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陳曉東Small Methods: 熱定制CEI界面實現NMC正極的高壓運行 2023年10月15日 上午12:23 ? 未全平臺發布, 頂刊 ? 閱讀 27 三元層狀氧化物LiNixMnyCozO2是高能鋰離子電池(LIB)的有希望的正極候選材料,但其通常在高于4.3 V的電壓下會發生嚴重的界面寄生反應,這大大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在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陳曉東教授等人以LiNi1/3Mn1/3Co1/3O2(NMC111)正極為模型體系提出了一種新的高溫預循環策略,通過構建穩健的正極/電解液界面(CEI)實現其在3.0~4.5 V下的穩定循環。作者將NMC111電極在3.0~4.5 V、0.5C及不同溫度(15°C、25°C、35°C、45°C、55°C 和 65°C)進行5次預循環,以闡明溫度對CEI形成過程的影響。 結果顯示,當溫度從15 °C升高到55 °C時,NMC111電極的初始庫侖效率(ICE)從85.6% 提高到91.4%,但當溫度達到65 °C時下降到81.0%,這是由于劇烈的電解液分解形成了厚的CEI層。此外,在55℃下預循環的NMC111電極(Pre55-NMC)在 1C下300次循環后具有162 mAh/g的可逆容量和92.3% 的容量保持率,遠優于沒有預循環電極(Pre25-NMC)的62.0%。 圖1. NMC111電極在不同溫度下循環5次后的電化學性能對比 作者通過SEM、HRTEM、同步加速器XAS及XPS表征的結合,進一步解釋了溫度如何影響CEI特性及NMC111電極的電化學性能:在25 °C 時,電解液僅輕微分解而無法生成有效的CEI層,導致連續的界面寄生反應從而導致容量快速衰減。 當溫度升高至55 °C時,促進的電解液分解賦予Pre55-NMC電極以富含含氟物質、聚(CO3)和Li2CO3的堅固 CEI 層,可有效抑制后續循環過程中的寄生副反應。然而,在65 °C時產生厚度>10 nm的CEI阻礙了界面電荷轉移,導致電極遭受快速的容量衰減。這項工作展示了一種調控正極材料上的CEI從而實現高能量密度LIB的新范例。 圖2. NMC111電極上的CEI形成方案及其對后續循環性能的影響 Enabling the High-Voltage Operation of Layered Ternary Oxide Cathodes via Thermally Tailored Interphase, Small Methods 2022. DOI: 10.1002/smtd.202100920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bcbec91714/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微信扫码分享 相關推薦 Appl. Catal. B: Cu3SnS4中S空位對光催化CO2還原高選擇性和活性的影響 2023年10月14日 黃小青/焦鋒/徐勇,最新ACS Nano! 2023年10月7日 何海勇/彭哲/歐陽楚英EEM:Li+溶劑化結構介導的界面動力學穩定鋰負極 2023年10月11日 北化工孫曉明團隊最新AM:高容量、60000次循環超長壽命! 2024年5月14日 ?AFM:聚合物塑料晶體電解質中誘導非晶相實現有效離子傳輸 2023年11月14日 第96篇!樓雄文教授,再發表Angew! 2024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