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熵合金(HEAs)因其優異的性能而成為一種潛在的先進材料。然而,在傳統催化劑載體上輕松制備出納米級HEAs仍然具有挑戰性,因此合理設計合成方案有助于開發具有廣泛潛在組成的催化劑。近日,日本大阪大學Hiromi Yamashita和Kohsuke Mori(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二氧化鈦(TiO2)是在400 ℃低溫合成負載型CoNiCuRuPd-HEA納米顆粒(NPs)的一個很有前景的載體。具體而言,TiO2上的CoNiCuRuPd HEA NPs在CO2加氫反應過程中表現出高活性和出色的穩定性。該研究還基于原位表征技術闡明了導致HEA NPs形成的具體機制。圖1. 比較常壓下CO2加氫催化活性該過程是由TiO2上明顯的氫溢出效應和耦合質子/電子轉移共同驅動的。此外,通過各種原位技術的表征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驗證了形成機制并檢查混合多種元素的協同效應,例如獨特的催化性能和優異的耐久性。該研究不僅證明了一種基于HEA NPs的理想多相催化劑的耐久性,具有潛在的實際應用,而且還為創新的催化劑/光催化劑結構提供了先進見解,也提供了本質上無限的組成空間。圖2. 氫溢出輔助下TiO2負載HEA NPs的形成機制Hydrogen spillover-driven synthesis of high-entropy alloy nanoparticles as a robust catalyst for CO2 hydrogenation. Nat. Commun., 2021, DOI: 10.1038/s41467-021-24228-z.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422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