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相SEI層阻礙了高能量密度金屬鋰電池 (LMB)的使用壽命。為了在電池中獲得均勻的SEI,必須對電解液進行合理的設計。近日,清華大學張強(通訊作者)和北京理工大學張學強(通訊作者)等人 在知名期刊Angew. Chem. Int. Ed. 上發表了題為“Modification of Nitrate Ion Enables Stab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性論文。
作者提出并驗證了硝酸根離子(NO3 – )的一種改性方法,以改善實際LMBs中SEI的均勻性。非共振NO3 – 在硝酸異山梨酯(ISDN)中的分解使SEI富含LiNxOy,并誘導均勻的鋰沉積。使用ISDN添加劑的鋰硫電池在100次循環中的容量保持率為83.7%。此外,添加ISDN添加劑的鋰硫電池的比能量為319Wh kg?1 。本工作為設計用于穩定LMBs的SEI修飾劑提供了參考。
一般來說,NO3 – 是在鋰離子的均勻傳輸中引入LiNxOy的有效前驅體。然而,在Li-S電池中,NO3 – 的還原電位(約1.7 V)低于可溶性多硫化物(>2.1 V)。因此,NO3 – 的還原會受到電解液中其他組分誘導的競爭反應的影響,從而干擾了LiNxOy在SEI中的形成。為此,建議對NO3 – 進行改性,以改善其還原性,并確保LiNxOy在SEI中優先形成(如上圖)。
靜電勢計算表明,在NO3 – 中,電子均勻分布在三個O原子上(圖a)。相反,電子云在整個ISDN分子中是彌散的,而非共振O原子(O1)中的電子云比另外兩個共振O原子(O2和O3,圖b)中的電子云更弱,這表明ISDN中三個N-O鍵的反應性是不同的。進一步計算了單電子還原過程,并相應地進行了自旋布居分析(圖c,d)。自旋布居指的是未成對的電子在分子中原子上的分布,表明原子在還原過程中獲得電子的能力。自旋布居分析表明,非共振結構使ISDN具有比NO3?更高的還原性,可以作為一種理想的添加劑優先分解在鋰金屬負極上,并調節SEI的組分。
帶有ISDN的Li-S電池在第一個循環中可提供三個放電平臺(圖a)。測試結果表明,ISDN首次放電平臺的熱力學電位大于2.4 V(vs.Li/Li+ )。這三個平臺的放電容量分別為85、343和728 mAh g?1 ,比例為1:4.0:8.6(圖b),這與兩個放電平臺的容量比1:3不同。用循環伏安法(CV)進一步研究了ISDN在鋰硫電池中的氧化還原行為。在第一個循環中有三個還原峰。推測2.45 V時的第一個降低過程由ISDN貢獻,在第二個周期消失(圖c)。
為了研究還原反應機理,在氘四氫呋喃(DTHF)溶液中用Li2 S8 還原ISDN,并用1 H核磁共振(圖a)進行了檢測。在5.45-5.35,4.96,4.57和4.12-3.84 ppm有四個特征峰群,峰面積比分別為2:1:1:4,對應于ISDN不同化學環境中的H原子(圖b)。結果表明ISDN中的吸電子基團-NO3 被還原分解,導致H原子上電子云密度的增加。通過模型實驗進一步研究了鋰金屬負極還原ISDN生成SEI的反應。
本文將鋰金屬箔與萘(Naph)在苯(Benz)中混合,通過將固體鋰金屬轉變為液體反應物,生成萘化鋰(Li-Naph),從而保證了與ISDN的連續反應。 然后,引入ISDN 與Li-Nap h反應,用拉曼光譜檢測液相反應產物(圖c)。 基于以上分析,ISDN中的-NO 3 基團是活性基團,在鋰金屬電池使用過程中被還原分解,參與SEI的形成。
通過對鋰硫電池SEI的表征,研究了ISDN對鋰金屬負極的穩定作用。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分析了5次循環后的SEI。在含有LiNO3 的鋰硫電池的SEI中均檢測到LiNxOy和Li3 N,但SEI中的峰面積比和組分分布不同(圖a和b)。采用ISDN的鋰金屬負極上的N 1s譜顯示,與LiNO3 相比,在表面和160 s濺射后LiNxOy的含量更高(圖c)。在濺射0、40和160 s時,ISDN的SEI中的硫含量比LiNO3 的低(圖d),這表明LiPS和Li金屬負極之間的寄生反應受到了抑制。此外,SEI組分的不同導致了LiNO3 和ISDN沉積不同的Li形貌。Li沉積與LiNO3 呈塊狀分布,空間分布不均勻(圖e)。相反,改進的ISDN SEI可誘導平滑致密的鋰沉積(圖f)。因此,ISDN分解得到的富含LiNxOy的SEI有利于鋰的均勻沉積。
帶有ISDN的Li-S電池在0.05 C的兩次活化循環后,在0.1 C下的初始容量為892 mAh g?1 ,接近于947 mAh g?1 。采用ISDN的鋰硫電池在100次循環中表現出穩定的性能,容量保持率為83.7%,平均庫侖效率(CE)為94.1%,表明鋰金屬負極在循環過程中是穩定的。而含LiNO3 的鋰硫電池在55次循環后放電容量突然下降,放電容量波動較大,65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僅為49.0%。而添加LiNO3 的電池雖然在第30次循環時兩個放電平臺穩定,但在第60次循環時充放電極化明顯增大。尤其是LiNO3 電池的二次放電平臺出現了很大的斜率,表明鋰的供應不足,大量積累了非活性鋰。因此,ISDN有助于延長鋰硫電池的壽命,其根本原因被認為是改善了SEI和穩定的鋰金屬負極。
作者為了穩定實用型鋰金屬電池的SEI,對NO3 – 進行了改性。ISDN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添加劑。計算和實驗研究證實,與NO3 – 相比,-NO3 的斷裂共振結構賦予了ISDN更好的還原性。ISDN中-NO3 的分解使SEI富含LiNxOy,并使得均勻的Li沉積。使用ISDN的Li-S電池在實際條件下可穩定循環100次,而使用LiNO3 的鋰硫電池只有55次循環。電解液添加劑分子設計的概念驗證表明,在分子水平上巧妙的結構設計有助于穩定SEI。
Modification of Nitrate Ion Enables Stab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in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ngew. Chem. Int. Ed. ,2022,DOI:10.1002/anie.202201406)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01406
原創文章,作者:v-suan,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db62cf38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