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成年小嫩xb,嫰bbb槡bbbb槡bbbb,免费无人区码卡密,成全高清mv电影免费观看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來源丨青塔人才、書圈
入駐小紅書后,發現了這樣一段采訪視頻——一位38歲的大學教師,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待遇情況:這位大學教師已在高校工作了十年以上,月收入在萬元左右,目前沒有帶學生,每天早上八點上班,晚上八點后下班。
來源見視頻水印
剛進入高校的青椒,普遍不富裕,但如果在高校工作十年以上、或評上了副高職稱,待遇會有怎樣的變化?這幾位過來人的分享可能會幫助你對未來的職業選擇有更好的判斷。

@知道

東部211副教授,工資每月1萬4左右,公積金每月3千左右,年終獎12萬左右,其他就是雜七雜八的課時費,監考費,評審費和出差補貼1-2萬,年薪總共差不多三十四五萬。

@匿名用戶

個人情況:男,34歲,去年從985高校博后出站后進入地方性高校,經管類,副高職稱。只做科研,不做橫向。
坐標:西南某省會(首府)城市,全國排名200-300名之間的地方性人文社科類高校。
固定部分:副高一年15w(正高的話22w-25w)。每個月10號,發基本工資,稅前8000,稅后6000。每月20號發補貼2000。年底再發一次年終獎,全院平均3w。每年總計15w。
還有浮動的部分,就看自己個人情況了:最近五年還有安家費,每年3w。
科研獎勵:拿了一個國家項目,年底會有5-8w獎金,發兩篇文章也會有2w。這些浮動的也會有十幾萬。
其他福利:校內一套很便宜的140平集資房(周圍商品房房價1.2w,此房價格是商品房的零頭),校園里有附幼, 附小,附中(全市排前五名的,校外人擠破頭想進來)。
總結:拿我來說,副高15w一年是固定的,如果努力做科研,肯定會有20w+。最后一句話:青椒們剛入校,還是要做科研才能立得住。

@匿名用戶

2016年10月評上副教授,所在城市是比北京、上海、深圳差一個層次的省會城市。
一年工資收入:¥233392.93
兼職:¥47561.05
合計:¥280953.98
(稅后,不包括公積金。誤差不超過200)
(還有一筆兼職收入,卡被LP拿走了,具體金額不清楚,大概¥10000左右)
月薪明細
2021.1月工資 11583.27
2021.2月工資 11754.28
2021.3月工資 14899.5
2021.4月工資 12769.88
2021年5月工資 12760.16
2021年6月工資 11823.82
2021年7月工資 11812.87
2021年8月工資 11684.36
2021年9月工資 9881.96
2021年10月工資 11830.97
2021年11月工資 12329.26
2021年12月工資 11313.26
交通補助:5400
書費補助:500
出差補助:1680
監考費:4415(含商業性監考)
黨費:-996
學院內部獎勵:6800
學校獎勵:8000
2020年超課時費&科研超工作量:25734
科研補助:23000
年終獎勵
:12456.34(不含2021年超工作量課時費)
其它:1960

@風云變幻

坐標天津。普通二本副教授,教學任務3門課程,另外還帶幾個研究生,沒什么大追求,屬于躺平一族。
一般早晨八點左右到學校,下午四點半下班,沒什么拼勁了,周末基本雙休,在家看孩子。暑假和寒假基本不去學校,除非需要值班,大多數的時間在家看孩子。
985的理科博士(土鱉),畢業參加工作已經10年。
年收入如下:到手工資136428元,到手公積金84192元。合計收入:220624元。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學長談考研

土博青椒,講師,坐標成都,雙非公辦一本。

一、基本工資收入

每月崗位工資:2400元,五險一金全部扣完。
每年崗位津貼:66000元,平均每月5500元
但就基本工資收入,確如題主所說的水平。

二、其他工資收入

每年政府補貼:2萬
每年課時績效:幾千到上萬不等,現在改革,聽說以后沒有課時績效了。
以上兩項收入算下來,每年月均到手7000多,加上公積金2500,月均近10000元。

三、額外收入

科研項目:本人文科,且水平有限只能拿小項目,每年也就小幾千。
校內監考:四六級每場120,考研2000多,其他沒參加過。
節日福利:逢年過年會發數百元福利品。
以上為本人全部收入,可供參考。
總體來看,月均收入一萬多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匿名用戶

學校:西部地區前211高校
基本情況:博士入職

工資構成與變化:

2016年12月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2020年12月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以上述兩個月為例說明一下工資構成:
上述各項工資中,除教學與科研津貼外,其余條目主要由職稱、工作年限、政策性補助(比如對具有博士學位人員的每月補貼)決定,全院范圍內基本沒有差別,也可以稱為基本工資。
教學與科研津貼這一項相差較大,主要由上一個年度的教學工作量(包括課時、指導本科生創新創業比賽獲獎等,每個工作量大約25元),科研工作量(文章、專利、項目、獲獎等,每個工作量大約20元),還有行政事務工作量(比如專職教師擔任系主任、系秘書等事務,每個工作量20元)。
這兩個月工資差值6000。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職稱的晉升;因為開始上課并申請到基金、發表科研論文,教學科研工作量的提高;全校基本工資的政策性的提升,這一塊最近兩年調整過多次,大約比四年前每月多了2500左右。

校發其他收入:

2016年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2020年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網上討論教師工資的時候,經常說基本不靠工資,其他收入要比工資收入多得多,我不太清楚這是不是其他學校的普遍情況,但就我自己還有身邊人來說,工資收入還是要遠遠高于其他收入。另外,套取科研經費等行為屬于違法收入,不是其他收入。
上面兩年的其他收入是除工資外所有經過學校財務發放到個人賬戶的收入。包括: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出卷監考:除授課考試以外在學校舉行的征用教師的出卷監考費用,我們這邊主要是四六級監考,每次監考200元;
采暖補貼:根據職稱評定,每年1000元左右;
獎勵金:教學科研獎勵,從2019年開始發放,先前主要包括教學(指導)獲獎,發表論文,獲批專利等等事項。根據管理部門不準獎勵科研論文的規定,目前只剩下教學(指導)類獲獎可以獲得獎勵。科研、專利類的全部取消,每年要相對少收入3-4萬元。
年終獎:每年15000元左右;
科研績效及津貼:科研項目的績效,一般項目結題后可以申領,通過財務發放到個人賬戶,一般為項目總經費的10%左右;
班主任津貼:一個班每年3000元;
評審咨詢費:碩士博士預答辯、答辯;申報項目、各種規劃碰頭咨詢會等等,多勞多得,咨詢會一般教師參與不了;
課時津貼:黨課、住學生宿舍等收入。
總結:在全面取消各類科研獎勵的背景下,目前校發其他收入在每年20000-25000之間。當然,如果學生競賽在行的話,各級各類挑戰杯、創青春等創新創業比賽輪番參加,也能有很高的教學獎勵(每年三五萬不在話下),可惜這類我不太擅長,沒法參與分一杯羹。

非校發其他收入:

這一塊主要是企業咨詢費、勞務費,或者去其他學校的講課費,可惜青年教師一般該類收入多為0。我最近一筆校外發的其他收入還是19年去參加招標,招標公司發的勞務報酬300元。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總結:
其實如果沒有非法收入,每年包括工資、年終獎等等各項收入的明細是可以在報稅系統中查到的: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十三年老青椒, 終評上副高, 工資上了一大臺階!
19年數據比較正常,因為20年支取了一筆科研績效,其他收入較高,但不是每年都有績效可以支取。
目前,每年到手收入在15萬元左右,另有每月2000元的公積金。所在城市房價4000-10000,在當地應該屬于中高收入群體。

寫在最后:

據說美國公立大學的教師工資可以在網上查到,我還看到過相應的網址,但是一直沒有瀏覽成功。我個人覺得這倒是個挺好的制度,有助于消除信息壁壘,讓大家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有更權威的參考。
目前的體系類似于密薪制,不知道是因為有些人工資太低不好意思公開,還是有些人工資太高不好意思公開。

@匿名用戶

中部城市211副高,有編,工資到手1.4萬,公積金3000,年底還有幾萬的績效獎金。其他橫向收入另算。覺得還是很滿意的。
沒有啥科研壓力,雖然每天也加班,但是完全是個人追求。
高校的好處就是完全自由的,想啥時候上班就啥時候,愛啥時候走就啥時候。比較煩的是為了滿足績效要求,每個學期必須帶兩門課還得帶本科生畢業設計,教學負擔有點重。
但是跟其他工作相比,個人覺得性價比還是挺高的。畢竟完全可以每周就上班幾個小時上上課就完了,好多老老師都這樣。

原創文章,作者:菜菜歐尼醬,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5/f547cc7b8f/

(0)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金寨县| 金溪县| 沈丘县| 铅山县| 湖南省| 安龙县| 高台县| 衡水市| 青神县| 毕节市| 武隆县| 崇州市| 眉山市| 射洪县| 普安县| 松滋市| 广饶县| 尖扎县| 丹凤县| 通海县| 贵州省| 汝城县| 遂溪县| 隆安县| 德州市| 宁国市| 台中县| 芦山县| 古交市| 辽宁省| 霸州市| 正宁县| 长汀县| 冷水江市| 清镇市| 高雄县| 苗栗市| 徐闻县| 杭州市|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