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的電還原能夠減輕溫室效應并同時生產增值燃料。因為CO2熱力學穩定,所以用單電子直接活化CO2通常需要在中性pH值下需要極高的過電位。通過電子修飾(EM)和非共價相互作用(NCI)或溶液成分(LC)的局部濃度改變局部微環境的策略在CO2還原中的應用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提高CO2還原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仍然是一個挑戰。基于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穆楊和王功名等發現SnO上表面吸附的羥基(OHad)可通過非共價相互作用(NCIs)促進CO2還原為甲酸鹽。帶有鍵合羥基的SnO納米片在-1.06 V的電壓下實現了90.5%的高法拉第效率和61.8 mA cm-2的部分電流密度,用于甲酸鹽生產,這大大優于原始材料的性能。理論分析表明,OHad引入的NCI可以促進SnO(001)表面上的CO2吸附、活化和有效地質子化為甲酸鹽。此外,Oad增強氫物質吸附以保持OHad引入的NCI的連續性。重要的是,OHad引入的NCI被證明是一種通用策略,可用于促進包括SnO、CuO、Bi2O3和TiO2在內的一系列金屬氧化物的CO2氫化。這項研究為CO2還原及其他方面的合理催化劑設計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見解。Tailor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rotonation Behavior of CO2 by Tuning Surfac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ACS Catalysis, 2021. DOI:10.1021/acscatal.1c0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