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理工張標團隊NML:利用應力緩解技術提升硅負極6000倍電子導電性! 2023年10月16日 上午9:39 ? 頭條, 干貨, 頂刊 ? 閱讀 18 硅具有比容量高、儲量豐富和成本低廉等優點,是一種很有前景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然而,由于鋰化/去鋰化過程中顆粒粉化嚴重,其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較差。鋰濃度梯度和各向異性變形引起的高應力是硅顆粒斷裂的主要原因。 圖1. 概念設計、制備工藝和微觀結構 香港理工大學張標、焦增寶、Yao Gao等提出了一種新的應力緩解策略,即在硅微米大小的顆粒中均勻分布少量的錫和銻,從而降低鋰濃度梯度,以實現各向同性的鋰化/去鋰化過程。 具體而言,作者通過簡單的兩步制備方法實現富硅微顆粒負極的穩定循環,首先通過電弧爐將塊狀硅、錫、銻原材料熔煉成Si8.5Sn0.5Sb合金錠,然后使用高能球磨來粉碎鑄錠并進一步促進三種元素的混合。 研究顯示,Si8.5Sn0.5Sb微粒(平均粒徑:8.22 μm)的電子導電性和鋰擴散性分別比 Si顆粒提高了6000倍和10倍以上。 圖2. 電化學性能研究 結果,Si8.5Sn0.5Sb微粒負極在1.0 A g-1和3.0 A g-1下循環100次后的放電容量分別為1.62 Ah g-1和1.19 Ah g-1,相對于活化后首次循環的容量,保持率分別為94.2%和99.6%。 此外,采用相同方法制備的含有硅、錫、銻、鍺和銀的多組分微粒負極,在1 A g-1的條件下循環1000次中,可獲得每循環0.02%的超低容量衰減率,證實了所提出的機制。這種與工業兼容的制備方法所實現的應力調節機制為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帶來了巨大商機。 圖3. 電化學反應機制 High-Performance Silicon-Rich Microparticle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Enabled by Internal Stress Mitigation. Nano-Micro Letters 2023. DOI: 10.1007/s40820-023-01190-7 原創文章,作者:科研小搬磚,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華算科技,注明出處:http://www.zzhhcy.com/index.php/2023/10/16/7e53a6c6e6/ 電池 贊 (0) 0 生成海報 相關推薦 龐歡/黃文歡Angew.:離子液體約束的MOF/聚合物膜助力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3年10月5日 中科大江海龍/孟征,最新Angew! 2023年12月6日 【干貨】鋰離子電池測試表征中誤差和不確定性分析 2023年11月17日 廈門大學Angew.:加氫揭示致密Fe-N4活性位點的低溫組裝 2024年4月25日 清華大學Nature Materials:將傳統的1000度降低到室溫! 2024年5月5日 天津理工/天大Angew:新型MOF異相結構實現高效光催化產氫! 2024年4月9日